专题3第二单元课下30分钟演练苏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对于离子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是离子键B.阴阳离子间的静电斥力是离子键C.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即为离子键D.阴阳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离子键“”解析:相互作用既指静电引力,也指静电斥力,而且这种相互作用还指相邻(直接相邻)的阴阳离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答案:D2.有关离子晶体中不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在熔融状态时都能导电B.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沸点,较大的硬度C.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D.氯化钠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解析:不同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但并不都是1∶1。答案:C3.离子晶体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较高的熔沸点B.良好的导电性C.溶于极性溶剂D.坚硬而易粉碎解析:离子晶体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在固态时,阴、阳离子受到彼此的束缚不能自由移动,因而不导电.只有在离子晶体溶于水或熔融后,电离成可以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才可以导电。答案:B4.1mol气态钠离子和1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mol氯化钠晶体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晶格能的是()A.Na+(g)+Cl-(g)===NaCl(s)ΔHB.Na(s)+Cl2(g)===NaCl(s)ΔH1C.Na(g)-e-===Na+(g)ΔH2D.Cl(g)+e-===Cl-(g)ΔH3[解析:在热化学方程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其物质的量,只有A选项能表示1mol气态钠离子和1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mol氯化钠晶体释放出的热。答案:A5.氧化钙在2973K时熔化,而氯化钠在1074K时熔化,两者的离子间距离和晶体结构类似,有关它们熔点差别较大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化钙晶体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多B.氧化钙的晶格能比氯化钠的晶格能大C.氧化钙晶体的结构类型与氯化钠晶体的结构类型不同D.在氧化钙与氯化钠的离子间距离类似的情况下,晶格能主要由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决定解析:CaO和NaCl都属于离子晶体,熔点的高低可根据晶格能的大小判断。晶格能的大小与离子所带电荷多少、离子间距离、晶体结构类型等因素有关。CaO和NaCl的离子间距离和晶体结构都类似,故晶格能主要由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决定。答案:C6.下面是从NaCl或CsCl晶体结构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其中属于从NaCl晶体中分割出来的结构图是()A.图(1)和(3)B.图(2)和(3)C.图(1)和(4)D.只有图(4)解析:NaCl晶体中,每个Na+周围有6个Cl-,每个Cl-周围有6个Na+;与每个Na+等距离的Cl-有6个,且构成正八面体,同理,与每个Cl-等距离的6个Na+也构成正八面体,由此可知图(1)和(4)是属于NaCl晶体的,C项符合题意。答案:C7.食盐晶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食盐的密度为ρg·cm-3,摩尔质量为M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在食盐晶体中Na+和Cl-的间距大约是()A.cmB.cmC.cmD.cm解析:食盐晶胞中含有4个Na+和4个Cl-,每个晶胞的体积为×4cm3,设食盐晶体里Na+和Cl-的间距为xcm,所以可得(2x)3=×4,解得x=,则在食盐晶体中Na+和Cl-的间距大约是cm。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8.(8分)同类晶体的熔沸点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试分析下列两组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1)NaCl、KCl、Cs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2O、MgO、Al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组中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Na+Mg2+>Al3+,且离子电荷数依次升高,故按Na2O、MgO、Al2O3的顺序晶格能依次增大,熔沸点依次升高。答案:(1)NaCl>KCl>CsCl(2)Al2O3>MgO>Na2O9.(9分)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________F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