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进展2004,12(5):688~692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688情绪的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姜春萍周晓林(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摘要由于人类注意资源有限,对相关刺激的加工经常以抑制对其它刺激的加工为代价。大量的研究表明,情绪的加工是注意加工过程的一个特例。通常认为情绪信息的加工是自动的,不需要注意资源的调节。但最近的研究结果倾向于支持对立的观点,即情绪信息的加工需要注意的控制。该文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证据,对情绪的自动加工的观点提出质疑。主要的证据来自对情绪的皮层和皮层下通路的研究以及对盲视病人的研究。关键词竞争偏好模型,杏仁核,情绪极性,视觉觉知。分类号B842.61引言在过去的25年中,很多实验研究了视觉注意的神经机制。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注意使得加工相关信息的神经活动增强[1]。大量的证据表明,额叶、顶叶的神经网络对注意控制十分重要,它提供自上而下的信号,从而调节视觉加工区域的活动[2]。由于视觉系统加工的能量有限,对视觉部分刺激的注意经常是在建立在忽视其他刺激的基础之上的[3]。研究者提出了注意资源竞争偏向模型(Biasedcompetitionmodelofattention)[4]。根据这个模型,刺激的神经表征竞争发生在视觉皮层本身,并存在几条路线偏向。一条路线是自下而上的感觉驱动机制。刺激的显著性特征,如颜色鲜艳的刺激或者高对比的刺激,在竞争中会获得优势。另外一条路线是注意的自上而下反馈,发生在视觉皮层之外。在神经表征竞争中获胜的刺激才有机会进入记忆系统或者运动系统,指导活动和行为。注意的竞争偏向模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只有在竞争中存活的刺激才能够影响随后的记忆和运动系统。Lavie提出[5],无关刺激能否被加工依赖于视觉刺激的加工能量。如果对靶子的加工消耗了全部的资源,没有剩余能量对无关刺激进行加工,这些无关刺激就不能进入觉知(awareness)。2情绪的自动加工情绪信息的加工可能是注意竞争偏好模型的一个例外。大量的研究证明,情绪信息是自收稿日期:2004-08-30*本研究得到国家攀登计划(批准号:95-专-09)、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基金(01002,02170)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KGCX2-SW-101)、和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的资助。通讯作者:姜春萍,E-mail:jiangcp@pku.edu.cn第12卷第5期情绪的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689-动加工的,不需要注意参与[6~8],如被试对厌恶的图片或者恐惧情绪表现出快速的、不自主的自动加工[9]。其他的实验也证明,情绪面孔的反应不仅是自动的,甚至是可以发生在无觉知状态下[7]。情绪自动加工一个重要方面是,快速地、自动地觉察危险性的信息,并立即对情绪信息进行评价。这种自动化的加工可能导致趋近(approach)或者是回避(avoidance)行为(如逃离危险的刺激)。情绪的自动加工结论已被许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证实,杏仁核与情绪刺激的加工密切相关,尤其是对负性情绪加工[9,10]。这些研究还表明,被试不仅在看恐惧面孔时杏仁核活动增强,而且当恐惧面孔被掩蔽时,当被试报告不能觉知到恐惧面孔时杏仁核也激活[11]。Whalen等采用后掩蔽范式发现[12],与掩蔽的高兴面孔相比,被试看掩蔽的恐惧面孔时,杏仁核的所激活fMRI信号更强,杏仁核的激活可以独立于空间注意。Vuilleumier等采用fMRI[13],研究空间注意对恐惧和中性面孔加工的调节。要求被试完成匹配任务,即判断两个情绪面孔或者两个房子是否相同。当匹配任务是房子时,情绪面孔作为无关刺激(非注意条件);当匹配任务是情绪面孔时,情绪面孔作为靶子(注意条件)。面孔材料为恐惧面孔和中性面孔。面孔活动的特异区梭状回的活动受到注意的调节,但左侧杏仁核对恐惧面孔的激活不受注意的调节。当呈现是恐惧的情绪面孔时,右侧杏仁核的活动增强,但是不受注意的调节。根据Morris等[14]研究结果,当负性面孔在无意识(自动加工)条件下,右侧的杏仁核活动强于左侧杏仁核活动。这个研究说明,注意对面孔的加工影响和注意对情绪加工影响是不同的。杏仁核对负性情绪的反应不受注意的调节,但注意可以调节面孔的加工。因此作者认为,负性情绪不受注意的调节,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