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土壤7分开放分类:地理学环境工程自然科学收藏分享到顶[5]编辑词条目录1主要概况2障碍因子3氢离子毒害4锰的毒害5养分有效性下降6植物的适应机理展开全部摘要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添加摘要。酸性土壤-主要概况酸性土壤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有赖于良好的土壤环境。但在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的土壤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因素,限制着植物生长。例如,世界陆地表面大面积盐碱土中有高浓度的盐分;酸性土壤中有高浓度的H+,A13+,Mn2+和Fe2+等;淹水土壤中有过量的还原性物质和Fe2+等;石灰性土壤中缺乏足够的有效磷、铁和锌等。这些具有植物生长障碍因素的土壤称为逆境土壤。逆境土壤分布的面积广泛,而且改良难度大,因此,已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各种逆境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某些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忍耐上述不良的逆境条件。了解植物对土壤环境的生理反应和抗逆机理,对发展农业生产是十分重要的。酸性土壤是低pH值土壤的总称,包括红壤、黄壤、砖红壤、赤红壤和灰化土等。酸性土壤地区降水充沛,淋溶作用强烈,盐基饱和度较低,酸度较高。酸性土壤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酸性土壤-障碍因子酸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是低pH值,游离铝和交换性铝浓度过高(铝毒),还原态锰浓度过高(锰毒),缺磷、钾、钙和镁,有时也缺钼。各种障碍因子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其危害程度不同,有时只是某一因素起主导作用,而有时则是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例如,在热带和亚热带一些强酸性土壤中,H十可对植物生长造成直接危害,而在pH>4的酸性土壤中,铝的毒害和缺磷会同时出现;在淹水条件下还兼有锰的毒害作用。我国南方酸性土壤经常发生铝和锰对多种植物的毒害作用,以及普遍的严重缺磷现象。酸性土壤-氢离子毒害酸性土壤当土壤pH6的条件下,其他形态的可溶性铝,如Al(0H)3+和Al(OH)4-数量很多。当土壤溶液中可溶性铝离子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植物根就会表现出典型的中毒症状:根系生长明显受阻,根短小,出现畸形卷曲,脆弱易断。在植株地上部往往表现出缺钙和缺铁的症状。据报道,造成植物铝毒害的机理有以下几种可能:1.抑制根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干扰DNA的复制DNA是具有双螺旋结构的大分子,其中两条互补链通过碱基配对形成一定的立体构象,铝过多则可能干扰和破坏DNA的构象。当pH<6时,铝主要以Al(OH)2+的形态存在,它和DNA分子里核苷酸上的氧结合,并将两个DNA单链牢牢地联结在一起,从而导致DNA变性、钝化。也有资料表明,Al3+或Al(OH)2+直接与核昔酸上的酯态磷结合,也会使DNA活性下降。由于铝的这种“凝结作用”,使得DNA的复制功能遭到破坏,细胞分裂停止。在缸豆营养液培养试验中,不论是对A1敏感的品种还是不敏感的品种,在加铝处理仅几个小时后,细胞分裂就会受到严重抑制;虽然l0h后植物开始逐渐适应高铝环境,细胞分裂逐渐恢复,但仍不能达到正常水平(图11-2)。不同基因型品种对A1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品种恢复速率慢,而且恢复程度差。2.破坏细胞膜结构和降低ATP酶活性植物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膜蛋白组成。正常的细胞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过多的A13+可以与膜上的磷脂或蛋白质结合,破坏膜的延展性,并影响膜的功能。例如,用只含0.0027mg·L-1的A13+的溶液处理大麦根系,就会出现膜ATP酶活性和膜电位显著下降,从而降低根系主动吸收矿质养分的能力。3.影响多种养分的吸收过量铝会抑制根对磷、钙、镁、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铝对磷的影响主要是形成难溶性的AlP04,沉淀,使磷淀积在根表或自由空间之中,直接影响植物对磷的吸收。但对于一些耐铝植物如茶树,当介质中铝浓度不很高时,铝的存在却能促进磷的吸收。因为铝和磷酸盐形成电荷密度低的大分子络合物或聚合物,能减小磷向根移动的阻力。过量铝也会抑制钙和镁的吸收。表11-1的结果说明,增施A12(SO,)3后,强烈抑制缸豆对钙、镁的吸收,使植株中钙和镁的浓度大幅度下降。铝抑制钙镁吸收的主要原因是铝与钙镁离子竞争质膜上载体结合位点。铝的这种抑制作用会导致多种作物(如大豆、缸豆、玉米)顶端分生组织缺钙,造成严重减产。过量铝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