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4期�晋�中�学�院�学�报Vol.26�No.42009年8月Journal�of�Jinzhong�UniversityAug.�2009[收稿日期]2009-03-05[作者简介]王�艳(1985-),女,安徽宿州人,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辛雪莉(1978-),女,安徽阜阳人,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南宋江南地区饮食文化初探王�艳,辛雪莉(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饮食文化十分繁荣。当时以粮食为主要养生食物的养生之道的发展,促进了我国食疗业的发展;各种饮食风味和流派的开始形成,使中国国民的饮食结构更趋合理,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国人的体质和生活水平,也促进了当时人们对于天与人关系、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养成了中国人比较平和的心态。关键词:南宋;临安;饮食文化圈;饮食文化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08(2009)04-0094-04��一、南宋江南地区繁荣的饮食文化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是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闪光之处,封建政府�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1]。南宋都城临安更具有代表性。�盖因南渡以来,杭为行都二百余年,户口蕃盛,商贾买卖者十倍于昔,往来辐辏,非他郡比也。[2]这里的杭是指南宋的都城临安。作为当时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临安城商业的繁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首屈一指的。临安城地处东海之滨、长江下游,内有运河通航,外接明州、温州等海港,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而来的人员和物质的交流相当顺畅,真可谓辐辏云集,应有尽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2]�自大街及诸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2]临安城从事商业经营的市民很多,于是也就出现了为这些从事商业经营者服务的饮食业,尽管这些从事商业经营的市民只是饮食业服务的一部分。[2]据史料记载,临安城的酒肆众多,有各种行业组织经营饮食业。�杭人烟稠密,城内外不下数十万户,百十万口,!!略而言之,四百十四行。[2]行业经营是临安商业经济繁荣的表现,其中饮食业更是独树一帜,有米市、肉市、茶行、鱼行、鸡鸭行、蟹行、茶坊、食店、浮铺(指摊贩)、青果园、柑子园等等。临安繁荣的饮食文化自然少不了日常食用品。宋代是中国面食大发展的时期,面已经作为主食备受关注。�日中捣三千六百杵迄,饼之。[3]743饼作为主要面食在唐代已经是主食,这里不再赘述。南宋临安饮食业的饮品,主要是酒与茶。酒店和茶肆分布很多。茶经过了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南宋达到了发展的顶峰。�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4]作为南宋主要的日常饮料,茶是当时极为重要的商品。�茶之为利甚博,商贾转致于西北,利尝至数倍[4],所以经营者很多。而副食作为主要的辅助饮食在南宋已经有了庞大的规模,肉、鱼、蔬水、野味供应充足。这些方面都显示了宋代两浙�俗奢靡而无积聚,厚于滋味[4],追求饮食的口福之乐。南宋江南地区饮食文化的繁荣还体现在当时有关饮食类专著的整理和编著方面。南宋时期,饮食类专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食经,专门记述饮食内容(如∀玉食批#),一般认为∀玉食批#是南宋中后期的作品,记载了许多菜肴之名,但是很少提及各种菜色的制作方法;另一类是社会史籍,记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有比较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料。南宋陈元靓所撰∀事林广记#是一部日用百科全书型的古代民间类书,其中不乏饮馔∃94∃内容。书中比较注意描述汤品和饮料的制作过程以及制作方法,也记述了制菜、品菜、制酒、制醋等方面的技艺,对于考证复古古代食肴菜品、研究古代食疗养生之道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吴自牧∀梦梁录#主要反映了南宋都城临安的城市商业经济状况,�在宋朝乃至古代饮食文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5]。这些有关饮食类史籍的编撰和保存,体现了�南宋、元朝时期中国饮食文化主要表现为一体化的趋势[6],传承了中国古代悠久的饮食文化的精髓,为明清时期饮食文化大繁荣奠定了基础。宋朝的诗词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就有许多饮食方面的,这也是南宋饮食文化繁荣的重要表现之一。南宋文化巨子朱熹(1130年-1200年),博学多才,涉猎广泛,不仅是哲学家、教育家、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关注饮食的诗人。他写下的数十首饮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