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内分泌疾病与自身免疫VIP免费

内分泌疾病与自身免疫_第1页
1/12
内分泌疾病与自身免疫_第2页
2/12
内分泌疾病与自身免疫_第3页
3/12
内分泌疾病与自身免疫一、自身免疫内分泌病的特点AutoimmuneEndocrinopathies(AEP)①内分泌腺器官特异性甲状腺——Graves病,Hashimoto病甲状旁腺——特发性甲旁减(自身免疫甲旁减)肾上腺——Addison病卵巢——特发性卵巢早衰睾丸——自身免疫性睾丸炎胰岛——1型糖尿病垂体——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空泡蝶鞍)下丘脑——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空泡蝶鞍)累及所有内分泌腺腺体性腺②占内分泌病病因的1/4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自身免疫内分泌病上升③发病机理各异细胞免疫介导为主——T1DM体液免疫介导为主——Graves病④临床表现多样性以功能减退为主——Hashimoto病(甲减)亦有功能亢进——Graves病(甲亢)可有多种内分泌腺自身免疫病共存——APS-I、APS-II亦可与其他器官特异性或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合并存在——恶性贫血、重症肌无力、白癜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LE,慢活肝,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⑤自身抗体对诊断的重要性详见后述(内分泌腺自身抗原)⑥免疫治疗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差异Graves病——糖皮质激素无效甲基强的松龙浸润性突眼——早期环磷酰胺胫前粘液性水肿——地塞米松乳剂⑦免疫预防特异性抗原诱导免疫耐受二、自身免疫内分泌病的自身抗原鉴定自身免疫病特异性自身抗原的重要性①证实疾病的自身免疫性质②研究B或T淋巴细胞反应③鉴定自身抗体④建立检测抗体的方法⑤研究自身免疫的遗传、环境、群体状况内分泌自身免疫的自身抗原内分泌腺自身抗原甲状腺甲状腺球蛋白(TG)1956甲状腺过氧化酶(TPO)(1959)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1974(1956)Na+/I-共转运蛋白(NIS)1977(1961)胰岛谷氨酸脱羧酶(GAD)1990酪氨酸磷酸酶(IA2/ICA512)1996胰岛素(Insulin)1983羧基肽酶(CPH)1991肾上腺21-羟化酶(21-OH)199217α-羟化酶(17α-OH)1992细胞色素P450侧链裂解酶(P450scc)1993甲状旁腺钙敏受体(Ca-SR)1996垂体,性腺尚未明确鉴定出自身抗原下丘脑抗利尿激素(ADH)?三、多内分泌腺自身免疫综合征AutoimmunePolyglandularSyndrome(APS)较少见的两种以上内分泌腺的自身免疫病,主要有两种组合:APS-I和APS-II。APS-I的组合(一)受累系统疾病状态内分泌Addison病甲旁减甲减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1型糖尿病皮肤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斑秃白癜风APS-I的组合(二)受累系统疾病状态血液恶性贫血纯红细胞增生不良消化脂肪吸收不良慢活肝外胚层牙釉质增生不良指甲萎缩其他无脾症角质病(keratopathy)进行性肌病APS-II的组合(一)受累系统疾病状态内分泌Addison病甲减Graves病1型糖尿病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迟发性甲旁减垂体炎APS-II的组合(二)受累系统疾病状态胃肠乳糜泻皮肤斑秃白癜风血液恶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重症肌无力僵人综合征巴金森病其他IgA缺乏APS-IAPS-IIAddison病60~72%Addison病70%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基因遗传自身免疫调节基因(AIRE)在染色体21q22.3某些疾病与DQ2/DQ8相关男女发病相似女性发病多见婴儿起病发病高峰在20~60岁皮肤粘膜念珠菌病无甲旁减常见罕见1型糖尿病:终生14%≈50%APS-I与APS-II的比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内分泌疾病与自身免疫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