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处理后一般可以再通。3.5恶性胸水,需胸腔内给药者,在胸水引流量少于50ml/d时,可经深静脉导管给予抗癌药物,常用药物为顺铂,可减缓胸水生长,腔内给药后夹管,管外口用肝素帽封闭,并将深静脉导管用胶布固定于胸壁。嘱患者尽量改变体位,使药物和胸膜广泛接触,6h后开放引流[5],对使用抗癌药物者,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监测血常规,同时给予水化、利尿、止呕等治疗。3.6穿刺点护理:每日用1%碘伏对穿刺点进行消毒,更换敷贴,保持清洁,并注意观察穿刺点部位皮肤有无红肿、分泌物等。3.7拔管护理:患者经引流后,胸痛、胸闷、气促症状减轻或消除,24h无胸腔积液流出,B超证实无胸水后可拔管。拔管后,穿刺点用无菌棉签按压4~5min,1%碘伏消毒,覆盖敷料。4讨论胸腔积液为呼吸内科常见病,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每周2~3次。反复穿刺可增加患者痛苦,容易导致穿刺部位感染、皮肤溃破以及并发气胸、胸膜反应,甚至肺水肿,有穿刺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尤其是恶性胸腔积液胸水生长速度快,患者耐受差,情绪不稳定,而需要穿刺次数多。而深静脉导管引流有以下优点:①操作简便易行,操作时间短,一般5~10min可完成操作;②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③减少反复穿刺过程中的风险,尤其是常规抽液过程中,随着胸水量的减少,肺复张,针头容易刺伤胸膜及肺组织而诱发气胸的危险;④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⑤可采用多种体位,有利于胸腔积液完全引流;而且在胸水完全引流后仍然能够进行胸腔内注药;⑥通过调节胸腔积液的引流量,控制引流速度,避免过多、过快引流引起的复张性肺水肿;⑦深静脉导管由特殊硅胶材料制成,柔软无刺激性,患者感觉舒适,并可随意转动体位,不引起疼痛,负压引流器体积小,携带方便,不影响活动和睡眠,有利于患者的自我护理。所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因置管时操作复杂,留置引流管时间较长,因而对护理人员有更高的要求,故护理特别重要。参考文献:[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0.[2]左泽兰,赵秀英.癌症及骨髓抑制病儿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31.[3]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9.[4]魏长春,刘彦秀,董秋兰,等.大量胸水不排液方法的临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26.[5]廖健敏,吴敏秀.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置管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8):752.文献综述文章编号:1006-6233(2008)04-0479-04男性乳腺癌新进展李润生(广东省化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化州525100)关键词:乳腺癌;男性;新进展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男性乳腺癌较少见,其发病情况、临床特点与女性乳腺癌不甚相同,一般早期发现率较女性低,而误诊率较女性高,这可能与男性患者缺乏警惕或医患双方未予应有重视有关,且发现时临床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一般较差。现对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发病机制自400年前Acracus首次报道乳腺癌也可发生于·974·第14卷第4期2008年4月河北医学HEBEIMEDICINEVol.13,No.4Apr.,2008男性[1]至今,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机理是内分泌异常,与内源性雌二醇、孕酮、睾酮的水平密切相关。ER(雌激素受体)和PR(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与男性乳腺发育、乳腺癌有很大关系[2],且明显高于女性乳腺癌患者。Mayo医院[3]111例男性乳腺癌病人的检测分析表明,大部分肿瘤标本ER(91%)、PR(96%)、AR(雄激素受体)(95%)和bcl-2(94%)阳性,小部分标本周期蛋白D1(58%)、MIB-1(38%)、HER-2/neu(29%)和p53(21%)阳性。Young[4]发现编码细胞色素P450c172酶的CYR17基因的多态性增加男性乳腺癌的患病危险性,而该酶与雌激素合成密切相关。Poukka等[5]报道在一些男性乳腺癌中发现AR锌指区的点突变,这些突变削弱了AR和小核环脂蛋白的相互作用,使AR对后者的转录活性作用不敏感,从而影响体内雄激素功能发挥,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前列腺癌患者在睾丸切除术后长期应用雌激素治疗可发生乳腺癌。老年男性睾酮水平较青壮年时期明显减少,加之肝脏代谢功能减弱,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提高,这也是男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此外,本病还与放射性损伤、睾丸损伤、Klinefelter综合征(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肝病、家族史、癌基因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