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资本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最热门的话题不是wto,而是信用问题。“诚信”几乎成为代表、委员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诚信”者,“诚实守信也”。“诚实守信”既是华夏文明的精髓,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朱容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当今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这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强烈共鸣。xx区的经济要发展,离不开招商资。招商引资,重在“招”和“引”。要想把商招来,把资引来,固然离不开交通、能源等必要的”硬件”环境,但良好的信用环境至关重要。因为硬环境的改进并不是很困难,而信用环境的建设却需要更长的过程。北京的老字号“同仁堂”药店,诚信经营350年,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家庭药铺,发展成为国药第一品牌,金字招牌至今不倒,其潜在的信用价值显而易见。一个诚实守信的政府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投资信心的根本所在。一个信用缺失、欺诈泛滥、市场秩序混乱的地方,肯定不会成为投资的热土,肯定不会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摇篮。从长远看,经济遭受创伤可用金钱来计算,而诚信缺失却难以用金钱来估量。只有建设信用政府、只有建设诚信社会,投资行为才会有保障,投资安全才能有保证。市场经济有两只眼睛。一只是有形的眼睛,即法制;另一只是无形的眼睛,这就是信用。就如同一个美丽的少女,无论哪只眼睛瞎了,都是缺憾和不幸。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