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岳麓版选修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A.雅典的外邦商人B.雅典贵族C.雅典的执政官D.雅典平民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财物山积、丰衣足食”“抑制……心情”等信息,再结合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状况中,在贵族政治下贵族对人民的盘剥,阶级矛盾的尖锐等内容,可推知“哪些人”是指雅典贵族。答案:B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①颁布“解负令”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③设立“四百人会议”④设立公民陪审法庭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梭伦改革对旧贵族的“严厉”是指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削弱旧贵族权力的措施,⑤主要是为了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不符合题意。答案:A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解析: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部曲:梭伦改革——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民主体制;伯里克利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民主政治。答案:B4.下列明显不符合梭伦改革特点的是()[[解析:冲突明显不符合“中庸”的原则。B项体现的是公平,D项是调和,都是梭伦改革的特点。答案:C5.《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6000票),则被放逐国外10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B.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陶片放逐法,这是克里斯提尼时期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答案:C6.“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表明古希腊广大公民群众空前高涨的群体意识,民主政治进入巅峰。这种局面出现在()A.伯里克利时期B.庇西特拉图时期C.梭伦统治时期D.亚历山大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B、D可以排除,而C是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答案:A7.以下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贵族政治时期的主要成就是废除了个人独裁,树立了民主的观念B.梭伦改革为雅典的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C.克里斯提尼给公民发放津贴,保障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利D.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史实能力。发放津贴,保障公民的参政权利,是伯里克利改革的措施。答案:C8.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解析:雅典直接民主制能突显其制度的民主性,而不是独裁,因此A项理由不成立。广大妇女和外邦人不能参加公民大会、没有选举权都是雅典实质独裁的体现。它们从属于D项,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说明了雅典民主独裁的实质。答案:D9.“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句话反映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A.吸收中华文化,促进自身发展B.学习中华文化,加强相互交流C.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D.传播日本先进文化解析:解题时要注意题干的关键词“主要目的”,尤其要考虑到日本“促进自身发展”方面,即日本为了吸收先进文化不畏艰险,源源不断地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