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能力等。新课程改革中基本理念的首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学生底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我们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收获,我们主要从“日常积累”和“课堂教学”这两大途径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一、日常积累古人说得好:“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下面我从“读背说写”四个方面,谈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积累。1.广泛阅读,拓展学生视野阅读素养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基本要素,是学生实现社会发展和精神发展的奠基石。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要求每天每个学生必须读一到两个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每个学生在假期至少读两本课外书。每周五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上好周五的两节大阅读课,为了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2.背诵经典诗文,丰富语言积累中国历代经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和国学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还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幼稚的心田,让孩子成长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我们充分利用每天早读的时间和周四国学课堂,要求学生背诵经典,积累语言。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我们要求学生每天背会一句名言警句或者增广贤文,每周背会一首古诗或者一个片段,坚持课前一分钟背诵。3.多种方法练口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每天下午第一节安排了10分钟的“谈天说地”,在开学时,我们年级组就谈天说地的话题和这项训练的实施措施进行了研讨,并组内统一话题,有计划的安排训练。另外,扎实上好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时机,采取创设情境,巧设问题,角色表演等等多种方法进行说话训练,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努力为学生的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4.重视“双写”训练,扎实书面表达写分为写字和写话两块。写字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训练,指导学生把汉字写好,不仅是学生在校完成各项书面作业的需要,也是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写一笔好字,我校特别重视写字教育,安排每天15分钟的写字课,由于一年级学生小,观察力分析的能力不强,我们一年级语文教师着眼写字兴趣的培养,重视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耐心指导写字方法技巧,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写字水平,在老师们的影响下学生能静心练字,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在写话这一块,我们落实在了平时的作业中,有日记、小贴画,引导学生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并且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二、课堂教学我们坚信,课堂教学是学生素质培养的主阵地,学生的素质培养,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没有这个主渠道,主战场的作用,任何外部的作用都是有限的。(一)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如何在低年级阅读中落实以读为本呢?指导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在教学时,适时提出阅读目标:(1)把认识的字读准。(2)不认识的字,请求帮助,把它读会。(3)遇到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4)通篇读完后,标出自然段,把生字,新词做上标记。学生按照阅读目标读文后,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字,新词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是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指名读、默读、朗读、分角色读,有各种方式读,读熟课文。教师要多范读,精彩的角色朗读,抑扬顿挫的品读,一下子就能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境界中。在指导学生读书上,不仅要注重集中指导,而且要十分注重对学生个性的指导。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被指名朗读的机会。要悉心的指导学生哪个地方要怎么读,当孩子们那稚嫩的童音,入情入境地朗读时,孩子们已经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