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发布2012年二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网络互动提升危机化解中的信息透明度陕西“天价烟”垫底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2年07月19日08:43来源:人民网人民网舆情监测室7月17日发布了2012年第二季度地方舆情应对排行榜,湖南湘潭因“90后”副局长公示引发的舆论风波因为公开透明和严肃处理得到有效化解而排行榜首,陕西大荔“天价烟”事件则因为透明度不足没有消除公众质疑而应对能力垫底。纵观本次上榜事件,总体得分较第一季度有一定得增长,主要得益于党政机构应对危机中的信息透明度普遍提升,信息透明是化解舆论危机的第一要素。作为国内最早从事舆情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一贯重视以智能搜索引擎技术为依托,从各种网络舆论载体中梳理地方热点舆情,并借助已形成的一套舆情应对的研判体系,就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能力做出客观分析,形成考评结果并定期发布。从2009年7月第一次推出“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以来,网络自媒体发展日益迅猛,突发事件在网络中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不断提高,给各级党政机关应对突发事件提出了新的挑战。各级党政机关顺应这种形势的需要,积极开辟多种网络互动渠道,提升突发事件应对中的透明度。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刚刚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显示,目前仅新浪微博一家平台,党政机构和公务人员微博就已经超过4.5万家,覆盖中国大陆所有省级行政区域,这对促进党政机关及时、透明地进行危机应对有很大的意义。湖南湘潭“90后”副局长中,时任湘潭市岳塘区委书记率先在自己的认证微博上进行回应,广东深圳“5?26”飙车案新闻发布会通过“深圳交警”微博开设网络微直播,湖北武汉大雾事件中更是多部门各司其职,在微博上协同作战,共同辟谣,都是正面的案例,本季度入选的10个事件中,8个在应对过程中都有“网络技巧”,这也是推荐榜设置三年来的首次。地方应对舆情能力推荐榜入选事件依然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从100多家境内外报刊的新闻报道和评论,8家门户网站的新闻跟帖,约30家论坛/BBS,400余名网络“意见领袖”博客,以及微博客、QQ群和播客网站中梳理出来。推荐榜按照“官方响应、信息透明度、地方公信力”3个常规指标,以及“动态反应、官员问责、网络技巧”3个特殊指标,对2012年第二季度十件“舆情热点事件”进行打分,并对其发展过程中每个步骤的具体效果的评估,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应对意见和建议,力图更加贴近地方党政机关的工作实际,为其日常工作提供更有参考和借鉴价值的信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希望藉此能够帮助各级党政机关更科学地认识和应对突发事件,拓宽网上官民良性互动,构建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推荐榜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从100多家境内外报刊的新闻报道和评论,8家门户网站的新闻跟帖,约30家论坛/BBS,400余名网络“意见领袖”博客,以及微博客、QQ群和播客网站中,梳理出了2012年第一季度十件“舆情热点事件”,并按照“官方响应、信息透明度、地方公信力”3个常规指标,以及“动态反应、官员问责、网络技巧”3个特殊指标,对2012年第一季度十件“舆情热点事件”的官方应对、处置能力做出了评估,同时推荐若干个应对网络舆情经验予以推广,具体结论是:2012年二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说明:“官方响应”,即地方党政机构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的响应和表达情况,包含响应速度、应对态度、响应层级(是否有党政主要领导人、部门领导人和警方发声);“信息透明度”,即地方党政机构的新闻发布的透明度,官方媒体报道情况,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管理,以及对外媒体的态度等;“地方公信力”,即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发酵前后对政府的信任度、满意度,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地方党政机关形象的综合影响;“动态反应”,即地方党政机构随着舆情的发酵,矛盾的激化或转移,迅速调整立场、更换手法;“官员问责”,即对舆论关注的不作为或责任官员做出处理、问责;“网络技巧”,即很好地运用官方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网络社群等新媒体进行信息发布和意见沟通,熟悉网络沟通和舆论引导技巧。本表数据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单学刚、韩长青、刘志华、谷文杰、庞胡瑞、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