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1.【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人口数量和质量D.社会意识形态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也不同。这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单项选择题】下列不属于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基本途径的是()A.社会调查B.反思教学经验C.研究学生情况D.教学实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学生情况,审查学生活动,审查学生活动,反思教学经验等,不包括教学实验。3.【单项选择题】关于课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学科课程按照儿童心理逻辑进行组织B.显性课程主要产生计划性和预期性的教育影响C.拓展型课程通常是必修课程D.经验课程在于让学生掌握人类文明精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学科课程强调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故A项错误;显性课程的实施具有鲜明的计划性、组织性、可预期性特点,故B项正确;拓展型课程通常是选修课程,故C项错误;学科课程在于让学生掌握人类文明精髓,故D项错误。4.【单项选择题】“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A.唐宋期间B.明朝C.汉朝D.元朝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5.【单项选择题】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A.社会、知识、儿童B.政治、经济、文化C.教育目的、教育理论、课程理论D.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也是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外部因素。6.【单项选择题】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A.课程国标B.学生发展特点C.课程标准D.课程改革纲要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7.【单项选择题】普通高中课程由()几个层次构成。A.学习领域、科目、模块B.学习教材、模块、科目C.学习科目、学习工具、模块D.学习模块、学习工具、科目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8.【单项选择题】为了让幼儿认识兔子,教师带来一只兔子让幼儿观察,这采用的是()。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动作直观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实物直观是以实际的事物本身作为直观对象而进行的直观活动,包括实物观察、收集标本、野外考察、参观、实验等活动。实物直观是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9.【单项选择题】李老师是初二(3)班的历史老师,为了讲好“隋朝的灭亡”这一教学内容,李老师做了如下教学设计:首先,从电视剧《隋唐演义》中精选了一个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学生熟悉的短视频引入课堂教学;然后带领学生简略地回顾了隋朝的历史,并提出思考问题“隋朝快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李老师先给学生讲解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朝代灭亡的一般规律,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隋朝快速灭亡的原因……李老师的这一教学片断运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练习法B.演示法、参观法C.演示法、讲授法D.发现法、陶冶法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李老师借助学生熟悉的短视频进行导课,运用了演示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讲解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朝代灭亡的一般规律”这个教学过程运用了讲授法。10.【单项选择题】()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A.练习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参观法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实习作业法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