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菊花的栽培技术.1,盆栽栽培基础⑴培养土的配制依据菊花喜疏松肥沃土质的习性,盆栽菊培养土,常以园土、焦泥灰、碧糠灰、堆肥土、锯木屑等配制。并依菊花不同生长期的需要,在培养土内加入适量的肥料,如厩肥、饼肥、骨粉等。杭州地区最常用的培养土,以体积比例配制为园土:焦泥灰:碧糠灰=5:1:4或5:2:3。”采用的园土以沙壤土为佳,若呈黏性,应适当加沙1份。园土应先消毒再进行配制,以减少病菌的侵染。凡培养土以农家有机肥配制的,必先腐热。美国依阿华州得梅因市植物中心的全天候温室,以塑料盆作容器,生产盆栽菊。其幼苗期的培养土为:蛭石:珍珠岩:黑壤土=5:3:2;大苗期的培养土为蛭石:珍珠岩:黑壤土=4:3:3o”⑵繁殖:盆栽菊的繁殖有多种方法,现分述如下:①抨插:分芽插和嫩枝抨插两种。芽插:利用菊株地下茎萌生的脚芽进行抨插。一般用于引种、大立菊和北方独本菊的传统繁2/9殖。于秋末冬初,选择离母株较远、丰满而尚未开放的抱头芽为佳。切取后置于保护地抨插育苗。嫩枝抨插:是栽培菊花最普遍采用的繁殖方法,生产商品盆栽菊均用此法。详见切花菊繁殖一节。①分株:即分割由地下茎产生的新株,进行繁殖,此法用于引种和扩繁母本。②压条:一般只用于优良变异品种的保存,可将枝条压于土中或空中压条。④嫁接:在培育造型菊时采用。用蒿苗作砧木,以劈接法进行嫁接,时间2〜6月。蒿苗分黄蒿和青蒿,均可使用,但黄蒿长势强于青蒿。④播种:一般只在杂交育种和小菊的大量繁殖时采用。播育适温为12°C,10天左右可出苗。⑤组织培养:在种源稀少,又需大幅度繁殖时方采用此法。主要以茎尖作外殖体进行培养繁殖。(3)上盆和套盆(换盆)在商品大菊的生产中,鉴于杭州地区的气候、菊花的特性以及使用培养土的习惯等诸方面的原因,目前大都仍沿用泥盆栽培。为使菊花有合理的生长范围,在盆栽菊的培育过程中,十分讲究上盆和换盆所使用的盆子规格。常用的泥盆其内径分别有12、”15、”18、”20厘米,俗称5寸、6寸、7寸、8寸盆。小苗上盆,使用5寸盆,然后依次套人大盆。多本菊常需换2次盆,而独本菊只换1次,案头菊一次定植不行,换盆。换盆的时间,应视长势而定,一般以菊株的嫩白新根有伸出盆底部的排水孔为宜。入秋后套盆定植时,培养土常行分期添加,以便控制生长。(4)摘心和整枝菊花栽培中,摘心和整枝是调节生长的主要手段。摘心,即摘除植株主、侧枝的顶端,以促其侧枝萌发。栽培中,以不同时间,不同次数的摘心来调节成花枝数、控制高度和适当调节花期。摘心还可延长菊株营养生长的进程,防止柳芽发生。若有柳芽产生,也可以3/9摘心使其换头开花。摘心的次数,需依培育目标而定。案头菊不摘心,独本菊的传统栽培需进行1次摘心,而现多采用不摘心栽培。多本菊需进行2〜3次摘心,而小菊需进行4〜5次摘心。摘心应适时进行。摘心早,分株低,竹间短,株型美观。第一次摘心宜在上盆后10天进行,留下部3・4枚叶摘心,当萌发侧枝有5・6枚叶时,在侧枝上留2・3枚叶摘去先端。末次摘心,也称”定头”。大菊一般在8月初进行,花期较迟的品种也可在7月底定头。定头后80-85天开花;小菊(秋菊)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头,定头后70-75天开花。整枝则是除去不必要的侧枝。菊花极易发生恻枝,栽培中应按目标要求,合理选留健壮的成花枝,将多余的侧枝及时去除,以利集中养分,育成优质盆花。(5)抹芽和疏蕾菊株在秋后渐渐转入生殖生长,开始花芽分化进而孕蕾、显蕾。此时,在菊株叶腋会萌芽抽枝,为集中养分,应及时将芽抹去。菊花的花蕾一枝上有多个产生,初起时紧密似簇生状,中心为主蕾,其余为副蕾,待花梗渐渐伸长,主蕾有豌豆大小时,可着手自下而上进行疏蕾。使养分集中于主蕾。疏蕾工作需分次进行,视长势留I〜2个副蕾作预备或行调节,并适时将副蕾全部抹去。抹蕾工作宜在晴天午后进行,此时植株枝条较为柔软,可避免碰伤。(6)水肥管理养好盆栽菊,浇水是关键。盆土呈潮润状态时,最宜菊株的生长。过量的水分,会引起徒长、水黄,进而烂根甚至死亡。栽培中,浇水需根据菊花的生长期、天气及品种差异灵活掌握。菊花苗期,植株小,蒸腾少,需水量小,见干才浇。在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