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再造故事情节的能力涉及内容:新课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风筝》今天教学的内容是《风筝》一课的第三段。当孩子们的风筝被风刮断后,孩子们寻找着,忽然有一孩子说到水磨坊去找吧,文章便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何不以此为切入口,让学生想像后面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再造故事情节呢?这不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的好机会吗?深入思考之后,我认为“抓住丢失风筝后孩子们的心情和动作”进行教学,肯定能为再造故事情节做好铺垫。于是,在教学这一段时,我先让学生选出表情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反复读,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孩子们的焦急失望的心情。当学生在朗读中有了同课文中的孩子“同呼吸共命运”的情结时,我开始让学生续编故事,让学生想像不同的结尾。有的孩子说:“在水磨坊找到了,但已经被水浸透了,但孩子们依然想方设法把风筝拨过来、、、、、、”还有的学生说:“他们满心希望地跑过去,却看见水面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几片叶子在水中飘荡。”也有一个孩子说:“找到了,当他们跑道磨坊边看见在磨坊的房顶上有一个白色的东西,他们惊叫着、、、、、”学生们再造的故事情节竟然惊人的合理,学生们所表达出的语言竟然惊人的与原文的语调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