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中城市蔬菜生产现状与保障蔬菜供应的作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随后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了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蔬菜作为人们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其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以及质量安全,特别是大中城市的蔬菜均衡安全供应尤为重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已从2001年的1633.3万hm2增加到2012年2033.3万hm2;总产量已从2001年的4.83亿t增长至2012年的7.09亿t,比2012年粮食总产量高出1亿多t,产值达到1.4万亿元,超过粮食总产值。蔬菜以12%的种植面积创造占种植业近34%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15%,在国际贸易中,为平衡农产品逆差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蔬菜产业发展存在两个“不平衡”,即在不同区域间,蔬菜生产与消费发展还不平衡,不同季节间,蔬菜生产供应也不平衡。大中城市作为我国蔬菜主要消费地,蔬菜生产供应、价格、质量安全等问题备受关注,保障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一、保障大中城市蔬菜生产的必要性(一)保障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对我国食品安全十分必要。随着我国蔬菜生产布局不断优化、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蔬菜已从副食品成为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食品,蔬菜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已经凸显,近年来,城市周边区域蔬菜种植急剧减少,不得不从蔬菜主产区大量调运蔬菜,导致流通环节过多,这既加剧了产后损耗,扩大了产需缺口,也给蔬菜质量安全带来隐患。(二)保障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对稳定市场供应、稳定价格十分必要。蔬菜是鲜活农产品,易腐难储,加之生产的季节性、流通的区域性特征,容易出现产区“卖难”和销区“买贵”,特别是遇到极端异常天气,导致蔬菜价格大幅度上涨,“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难以两全。大中城市作为我国蔬菜主要的消费地,大中城市蔬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既是对城镇居民的保护也是对蔬菜种植者的保护。(三)保障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对推进城镇化进程十分必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蔬菜产业已为提高农民收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据统计,蔬菜栽培的亩产值为粮食的6.1倍,棉花的2.4倍,油料的6.1倍;净利润为粮食的12.22倍,棉花的2.8倍,油料的11倍;成本利润率为粮食的3倍,棉花的1.4倍,油料的2.6倍。实践证明蔬菜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改善我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影响。(四)保障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十分必要。现代蔬菜产业主要是以设施装备为主的产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现代工业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得到了大量的运用,自动化、规范化、机械化、标准化等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政府非常重视城郊周边蔬菜发展,农业部已启动了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菜试点项目,都极大地促进了现代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二、我国大中城市蔬菜生产现状(一)产量不断增加,面积逐步平稳。根据对全国77个大中城市(城镇常住人口过百万)生产情况调查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12年蔬菜产量持续增加,从05年的19814.1万t,增加到12年的25167.1万t,增长了27%;蔬菜播种面积逐步平稳,从05年的578.3万hm2增加到702.94万hm2,增长了21.6%,其中2005年至2010年增长较快,2010年以来增速放缓,而2012年比2011年播种面积减少了29.6万hm2(图1.)。注:数据来自笔者对各省农业部门调研数据不完全统计同时,根据对35个大城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拉萨除外,下同)生产情况调研数据显示,自05年以来蔬菜播种面积以年均9.3万hm2的速度增长,增速较稳定,年产量变化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77个大中城市产量趋势较一致(图2.)。注:数据来自笔者对各省农业部门调研数据不完全统计另外,数据显示全国蔬菜种植生产仍旧集中在蔬菜优势区,但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关系到城镇居民蔬菜保障供应,作用不容忽视,2012年,77个大中城市蔬菜播种面积700万hm2,产量2.5亿t,分别占全国面积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