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子宫收缩乏力。原因多由几个因素综合引起,常见的原因有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因而不能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是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的最常见原因。子宫因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等、子宫壁过度膨胀如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等、经产妇子宫肌纤维变性、结缔组织增生或子宫肌瘤等,均能引起宫缩乏力。精神因素初产妇,尤其岁以上高龄初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睡眠减少,临产后进食不足以及过多地消耗体力,均可导致宫缩乏力。・内分泌失调临产后,产妇体内雌激素、缩宫素、前列腺素、乙酰胆碱等分泌不足,孕激素下降缓慢,电解质钾、钠、钙、镁异常,均可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能力。目前认为,子宫平滑肌细胞收缩,需肌动蛋白、磷酸化肌浆蛋白及能量供应。子宫平滑肌细胞内浓度降低、肌浆蛋白轻链激酶及酶不足,均可影响肌细胞收缩,导致宫缩乏力。・药物影响临产后使用大剂量镇静剂与镇痛剂,如吗啡、氯丙嗪、硫酸镁、派替啶、苯巴比妥钠等,可以使宫缩受到抑制。第2页・其他于第一产程后期过早使用腹压,或膀胱充盈影响胎先露部下降,均可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临床表现根据发生时期分的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宫缩乏力是指产程开始就出现宫缩乏力,宫口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部不能如期下降,导致产程延长继发性宫缩乏力是指产程开始子宫收缩正常,只是在产程较晚阶段多在活跃期后期或第二产程,子宫收缩转弱,产程进展缓慢甚至停滞。宫缩乏力有两种类型,临床表现也不同。・协调性宫缩乏力低张性宫缩乏力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宫腔内压力低,小于,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次分钟。当宫缩高峰时,宫体隆起不明显,用手指压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此种宫缩乏力,多属继发性宫缩乏力,临产早期宫缩正常,但至宫口扩张进入活跃期后期或第二产程时宫缩减弱,常见于中骨盆与骨盆出口平面狭窄、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等头盆不称时。协调性宫缩乏力时由于宫腔内压力低,对胎儿影响不大。不协调性宫缩乏力高张性宫缩乏力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宫缩的兴奋点不是起自两侧宫角部,而是来自子宫下段的一处或多处冲动,子宫收缩波由下向上扩散,收缩波小而不规律,频率高,节律不协调宫腔内压力虽高,但宫缩时宫底部不强,而是子宫下段强,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也不完全松弛,表现为子宫收缩不协调,这种宫缩不能使宫口扩张,不能使胎先露部下降,属无效宫缩。此种宫缩乏力多属原发性宫缩乏力,故需与假临产鉴别。鉴别方法是给予强镇静剂派替啶肌内注射。能使宫缩停止者为假临产,不能使宫缩停止者为原发性宫缩乏力。这些产妇往往有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使胎头无法衔接,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不能引起反射性子第3页宫收缩。产妇自觉下腹部持续疼痛、拒按,烦躁不安,严重者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肠胀气,尿潴留胎儿胎盘循环障碍,出现胎儿宫内窘迫。产科检查下腹部有压痛,胎位触不清,胎心不规律,宫口扩张早期缓慢或停止扩张,胎先露部下降延缓或停止,潜伏期延长。产程曲线异常宫缩乏力导致产程曲线异常有以下种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称潜伏期。初产妇潜伏期正常约需小时,最大时限小时,超过小时称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从宫口扩张开始至宫口开全称活跃期。初产妇活跃期正常约需小时,最大时限小时,超过小时称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小时以上,称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小时、经产妇超过小时尚未分娩,称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停滞第二产程达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称第二产程停滞。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期晚期至宫口扩张,胎头下降速度每小时少于,称胎头下降延缓。胎头下降停滞活跃期晚期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达小时以上,称胎头下降停滞。以上种产程进展异常,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合并存在。总产程超过小时称滞产,必须避免发生滞产。对母儿影响・对产妇的影响第4页由于产程延长,产妇休息不好,进食少,精神与体力消耗,可出现疲乏无力、肠胀气、排尿困难等,影响子宫收缩,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