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实践方案黄石市团城山实验学校课题组执笔:林月娥一、课题的提出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转变过去灌输式教学为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007年8月全国第八届语文教学年会上崔峦先生指出:语文教学实践必须坚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原则。然而,我校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教学思想上:人本思想理解不深,尤其是对“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思想的重视与落实还存在较在的不足;过多关注学习结果,对学习行为、习惯,如好学、会学等少有关注。2.在教学实践上:教学方法单一,过分注重教的形式,教与学不是和谐共进,被教与被学现象比较突出。3.在课堂教学效果上:知识目标达成较好,能力与情感目标不能正常达成,知识没有转化为能力,也没有生发为正态的情感与价值;学生群体成绩不是“哑铃型”分布,更多地类似为金字塔型号;在语文的字、词句、篇、表的目标上,字、词、篇与语文素养还不协调。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因此,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根据本校语文教师长期的教学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形势,必须及时转变本校语文教师的“传统式”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以往“先教后学,课后作业”的主线,改成“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追求教学的效率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永恒主题。自教学诞生以来,教育者都在进行对有效教学的探索。在西方,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指出“寻求并1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美国布卢姆提出“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的学校教学理论。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教学理论的目的在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其基本理念就是: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人人都能学会。基于这一理论,布卢姆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论:①教师要为掌握而教;②学生为掌握而学;③教学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新学知识的手段,即有正确的教学和学习策略;④把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核心是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一直都在持续不断地进行,在教学实践中也涌现出了像自学辅导实验、青浦实验、主体教育实验、新基础教育实验以及情境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新教育等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江苏省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江苏省东庐中学“教学案合一”,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山东省潍坊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特征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些成功经验无一例外都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把本来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先学后教”对小学来说,其可行性有多大还在探讨之中,目前还没有哪个学校做得在全省、全国范围内有影响。(二)研究价值我市于2007年秋季开始《黄石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率评价方案》的制定与研究。到2008年秋季,我校成为市教科院《黄石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率评价方案》的试评定点学校,我们组织老师讲课并用方案试评。在修订评价方案的同时我们也对学校教师课堂教学开展多角度、多主题、多层次、多形式、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课堂观察,并致力于探索出高效轻负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现阶段,确立本课题具有以下主要研究价值:1、实践层面上:通过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