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23课祖先的摇篮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23祖先的摇篮单元第七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习标学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祖、啊、浓、望、蓝、摘、掏、赛、忆”9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情感。(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①理解课文内容;②通过描写想象祖先在森林里生活和孩子们在林里开心的玩耍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一一人类祖先的摇篮的赞美、向往之情。。能力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重点1•识字、写字。2.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难点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学法问题学习、探究学习教法师牛互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第一课时1.歌曲导入:播放歌曲:蓝精灵(演示第2张幻灯片)2•小朋友们,听了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去“蓝精灵”生活的大森林里去看一看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演示第3张幻灯片)读课题《祖先的摇篮》歌曲导入吸引兴趣。让学生明白要学的内容是什么。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演示第4张幻灯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2•理解字词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4.认读生字:(演示第5-14张幻灯片)(1)让学生认读本课所出现的生字P104页(2)指导学生认读书写本课所示生字:祖、啊、浓、望、蓝、摘、掏、赛、忆(3)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4)动态演示指导学生学习生字。(二)交流汇报:生自由说说这篇课文中“摇篮”指的是什么地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二、精读课文。1•阅读第1小节(演示第15-25张幻灯片)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1、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输出字的读音。2、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让学生认读本课生字。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注:一望无边: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地域十分辽阔。(1)“祖先的摇篮”在哪里呢?(2)文中的比喻句是哪句?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原始森林比作了摇篮。“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3)“这是多大的摇篮啊!”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知道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后感到不可思议和惊奇。(4)文中哪个词展现了森林的勃勃生机?(5)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森林的广阔和茂密?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过渡:爷爷告诉我们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监,那我们的祖先这个摇篮里会怎样生活呢?我们一起看一看吧!2•阅读第2小节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原始森林浓绿理解词语。知道摇篮指什么。体会修辞的作用。看磨菇打伞?(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解释说明了解符号的(2)“我”想象祖先可能会在森林里做什么?作用。了解在森林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磨菇打伞(3)“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用了什么样的拟人里可能会做修辞?有什么作用?的事情。生动形象地把追野兔和米蘑菇的情景介绍给了我了解修辞的们。过渡:大森里的生活多有趣啊,那森林孩子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赶快走进去看一看!3•阅读第3小节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米野蔷薇吗?也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吗?作用。(1)“我”想象孩子们会在森林里做什么呢?体会孩子们逗小松鼠、米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在森林快乐(2)“我”对孩子们在森林中嬉戏的想象,说明了的生活和作什么?写出孩子们在森林里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也说明了“我”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者的情感。(3)连一连体会作者描写的人们在森林里生活跑/<鹊蛋、野果的情景。体会动词的用法。过渡:在大森林里,人们自由的生活,孩子们尽情的玩耍,多美的画面啊!当微风吹来,沙沙作响,这时候,作者又会想到什么呢?4•阅读第4小节。风儿吹动树叶“沙沙,沙沙!”那回忆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