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现状今年上半年,全区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截至6月末,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6%,提高8.7个百分点。一、全区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一)商家巧借假日契机,促进消费快速提升。近年来,众商家巧借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等契机,同时在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中大力营造亲情氛围,开展各种让利酬宾促销活动,吸引顾客流连,全区商贸市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今年上半年,逐月零售额增幅分别为18.2%、24.0%、21.9%、27.1%、22.0%和29.2%。(二)物价指数大幅上升,加速日常消费支出。今年上半年,由于cpi持续上涨,特别是猪肉、粮油等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生活消费品价格的上扬,加大了居民日常消费支出。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5.4%,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石油及制品类、服装鞋帽针织品类、日用品类四类商品零售额增幅较高,同比分别增长54.3%、44.2%、39.6%和24.5%。(三)个体经济不断发展,批零行业再度领先。截至6月末,全区共拥有个体经济15448户,从业人数15709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4%和12.3%。其中:批零个体经济实现户数及从业人数双过半,分别增长14.2%和14.7%,解决了千余人的就业问题。1-6月份,全区商贸个体经济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3亿元,增长21.8%。其中:批零个体经济完成零售额6.53亿元,增长23.7%,为我区零售总额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四)商业税收快速增长,社会贡献日益凸显。社会消费品市场的良好运行,带动全区批零行业税收快速增长。1-6月,全区累计完成服务业税收总额5910万元,其中批发零售业完成2493万元,同比增长57.1%,占全区服务业税收总额的第1页共4页42.2%,税收额稳居其他行业之首,对社会贡献日益凸显。二、目前我区消费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上半年*区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以下问题:(一)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区共有限上贸易企业21家,其中批发零售业20家,住宿餐饮业1家,主要集中在XX县区,至今尚有一半乡镇未能实现限上企业零的突破。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限上企业个数不容乐观,去年年末自然增长及今年上半年申报的企业仅有4家。(二)限上效应不够明显。1-6月,全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87亿元,同比增长45.4%,仅占全区零售总额的7.8%,虽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但所占比重依然太低,限上效应不够明显,不能带动整个消费品市快速发展。(三)收入差距制约消费水平提高。据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年上半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55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270元。按行业划分,今年上半年我区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排名前二位的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业,排名后二位的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分别是21170元、16515元、6263元和5465元,行业间相差3.87倍。收入差距制约了消费水平的提高,造成城乡之间与不同收入者之间的消费需求差异。(四)物价过高影响消费持续增长。上半年,我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增长6.3%,特别是食品类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虽然短期内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上升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对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健康运行将产生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将抑制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需求,增加了居民消费预期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我区消费市场的持续增长。三、几点建议今年上半年,我区社会消费品完成年初计划的51%,为全年22亿元目标任务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下半年,我们要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高城乡居第2页共4页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持续健康较快增长。(一)加强区域宏观调控,抑制物价过快增长。受国际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世界各国价格可以说是普遍上涨。20*年我国宏观调控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中,我区要立足自身特点,认真抓好各项稳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