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VIP免费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_第1页
1/2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_第2页
2/2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三维目标】一、认知目标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三、思想教育目标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教学过程】一、了解背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再返建康。辛弃疾有“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之英雄本领。因为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但从二十三岁南归后,他就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南归已逾十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二、合作探究,研读全词。(一)分析词的上片1、上片中词人用了什么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2、上片中写了哪些景?3、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4、“落日”、“断鸿”分别比喻什么?5、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1)富有表现力的动词:(2)(二)分析词的下片1、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张翰——许汜——刘备——桓温——2、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3、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4、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三、主旨归纳四、课后作业法国著名学者帕斯卡说过:“人类所有的才能之中与神最相近的就是想象力”,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与神靠得近一点呢?那就请大家完成下列作业: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词改为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流畅,三百字左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