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文化局年度工作报告材料今年以来,区文化(旅游)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住20XX年在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难得机遇,积极营造文化氛围,创建文化环境,夯实文化基础,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靓丽槐荫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今年工作情况和明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一、20XX年工作情况:(一)以“迎十艺”为主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区文化(旅游)局以“迎十艺”为主题,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元宵节期间,我区成功举办了xx区第七届“新城之光”大型元宵灯会,营造了和谐发展的浓厚氛围。策划组织了以“喜迎十八大、办好十艺节”为主题,为期3个月,共计90余场的xx区第十七届“槐荫之夏”广场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参与组织举办了XX省大众文化艺术节、xx市第三届人口文化艺术节、xx区“喜迎十八大、办好十艺节”书画展和广场舞蹈大赛、历届中国“艺术节”掠影图片展、“4.22世界读书日”活动、“图书馆服务宣传周”、“魅丽槐荫”青少年绘画比赛、“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全年共在我区农村地区放映公益电影1104场,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积极开展“文化共享送电影进广场”活动,利用暑期坚持每周在我区各大广场循环放映红色经典影片,深受群众的欢迎。积极参加省、市各项“迎十艺”文艺比赛。区文化馆参加了xx市民俗艺术展演,并获得优秀组织奖。组织选送了舞蹈《梆鼓秧歌》、《梦回春秋》、吹打乐《沂蒙颂歌》、音乐剧《我们的名字》、戏曲小品《小童大爱》,参加xx市“群星奖”调演。音乐剧《我们的名字》被省文化厅选为重点打造剧目,将代表我区参加更高水平的“迎十艺”文艺比赛。经过省、市专家的评审,今年我区又有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刘氏正骨法、鲁味斋扒蹄、xx市西郊盖韭栽培技艺,被评为xx市第四批非遗项目。今年,区文化(旅游)局已申报全市广场文化活动优秀组织奖,区文化馆已申报全市广场文化活动先进单位。第1页共5页(二)以“文化惠民”为宗旨,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使群众充分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今年,区文化(旅游)局继续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设在区文体中心内的区文化馆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购置工作,争取早日对外开放。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今年上级下达的3个综合文化站、13个社区文化中心、9个农村文化大院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并通过了检查验收。建成了全市首家可与市图、区图实现通借通还的农村图书馆——xx区图书馆匡山分馆,现有实体藏书3994册、电子图书20余万册。我局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20XX年以来已建成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发放资金244万元。全区已建成的公共文化设施运行良好,正积极发挥作用,日益成为城乡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最佳平台。(三)精心策划,创新形式,开拓我区文化旅游工作的新局面。按照区委、区政府“3355”发展思路和“一城三区”发展布局,我区着力发展旅游产业,成立了区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指挥部、百年商埠风情区建设指挥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建设指挥部。区文化(旅游)局及时调整旅游工作思路,结合我区实际,将文化工作与旅游工作有机结合,努力开拓文化旅游工作新局面。在全年工作中精心策划,创新形式,积极参加省、市旅游部门统一组织的各项旅游活动。在“好客山东贺年会”活动中,区文化(旅游)局选送的150米长的“二龙戏珠”龙灯获XX省“好客山东”之最称号。在以“泉水休闲,幸福人生”为主题的“泉城泉水休闲汇”活动中,设计印制了旅游宣传文化衫1000件、手提袋3000个、宣传彩页、条幅、标语等共5000余件,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组织华联商场、银座和谐广场等大型购物企业参与进来,开展“泉水休闲汇”打折购物酬宾,聚集人气,实现共赢。《济南日报》、《济南时报》等媒体都详细报道了我区旅游“夜休闲”的经验做法。在旅游市场监管方面,区文化(旅游)局与辖区旅游企业签订安全责任书,共出动100余人次,对辖区内14家旅行社,8家二星级酒店进行检查,其中对2家旅游合同存放不规范的旅行社提出警告,令其整改,迄今为止共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