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的海洋(1)[教材优化全析]全析提示1.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1)演示实验及现象打开收音机的开关,调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接触,会从收音机里发出“喀喀”的杂音.(2)现象分析当导线跟电池时断时续接触时,电路时通时断,也就是产生了迅速变化的电流.当导体中的电流迅速发生变化时,导体会在周围空间发射一种波,这种波是由电磁现象产生的,因而叫电磁波.电磁波向外传播,被收音机接收后并把它放大转换成声音,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喀喀”声.这个电路就成了一个小小的“电台”.通过实验分析理解电磁波产生的条件: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要点提炼调至没有电台的位置时,此时收音机没有接收到信号,所以听不到声音.因为实验电路是短路,电流很大,对电池的损害很大,所以最好用便宜的电池.(3)结论木棍的上下振动通过水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水波;发音体的往复振动通过空气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声波;导体中有方向、大小变化很快的电流,可以在真空中或介质中通过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所以,迅速变化的电流能产生电磁波.在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有这样的现象:在正在收听的收音机或正在收看的电视机附近开、关日光灯时,会从收音机中发出“喀喀”声,电视注意通、断电要快,才能形成迅速变化的电流.电磁波的存在与否跟有无收音机、电视机无关.思维拓展由于空间充满了电磁波,常对精密仪器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机的画面也会受到干扰.其中的原因是开关的闭合、断开的瞬时,电流发生了通、断的变化,从而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对收音机或电视机产生了干扰.和干扰,用什么办法可以消除外界电磁波对某些仪器的影响和干扰呢?2.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提出问题:声波的传递需要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电磁波的传递是否需要介质?演示实验:①实验:把无线寻呼机放在真空罩中,打电话请寻呼台呼叫.全析提示通过实验分析理解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②现象:真空罩里的寻呼机接收到寻呼信号了.③现象分析:寻呼台可以发出电磁波,而寻呼机可以接收电磁波,如果电磁波传播必须依靠介质,真空罩里的寻呼机就无法接收到这一信号,如果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就可以接收到这个信号.④结论: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2)电磁波的波长及频率以水波为例,当水面向上凸起时,形成像小峰似的浪尖,这叫做波峰;当水面下降时,形成凹谷,这叫波谷.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这个距离叫做波长(λ),如图9-2-1所示.波长也是波在一个周期内所传播的距离.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因为迅速变化的电流(振荡电流)产生电磁波,所以电磁波的频率就是每秒内电流振荡的次数.图9-2-1要点提炼声波与电磁波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波,它们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学会用比较法学习新知识.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可以用什么方式通信?电磁波的波长等于电流每振动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每秒内出现的波峰(或波谷)数,也等于波的频率数.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实际上是能量的传递过程.(3)波速知道了某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就能算出该波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由此也就可以知道波的传播速度了.我们仔细观察池塘里水面上的水波,还会发现:不管水波的振动是强还是弱,或者波长是长还是短,某列波从水面上一片树叶处传到远处另一片树叶处,经历的时间总是相等的.这说明,波在同一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定值,与振动的振幅、频率无关.同样,电磁波在同一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也是不变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2.99792458×108m/s,约为3×108m/s,用符号c表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波长、频率间的关系可以写成:传播速度(c)=波长(λ)×频率(f).电磁波在同一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不因频率、波长而变化.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4)无线电波思维拓展电磁波是个非常大的家族,教材图9.2-3列出了电磁波的一些名称: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在我们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广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