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6讲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VIP免费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6讲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_第1页
1/8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6讲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_第2页
2/8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6讲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_第3页
3/8
第6讲透镜及其应用一、复习目标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并能将二者区分。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会完成光路图。3.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4.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会用此规律解决问题。5.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6.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7.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中物镜和目镜的作用。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复习重难点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透镜1.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镜片中间薄、边缘厚.(2)五个概念主光轴:如图甲所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如图甲中的CC’光心: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如图甲中的O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如图甲中的F.焦距:光心到凸透镜焦点的距离.如图甲中的f(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大。)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知识点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成像性质像距应用u>2f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2f>u>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幻灯机u=f不成像uf,但蜡烛接近焦点,物距较小,像在很远处,光具座不够长。(4)u=f,不成像。4、测焦距方法(1)光照法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白纸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2)远距离成像法(粗略测焦距)(u>10f)可使稍远处的窗(物距足够大,u>10f时),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中心与光屏间的距离,近似等于焦距。(3)等距离成等大像法(u=2f)将光屏与物分别放在透镜的两侧,调节三者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呈现一个与物等大的清晰的像,此时u=v=2f,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中心与物体(或光屏)间的距离,记为u(u=2f),则焦距f=u/2知识点三眼睛与眼镜1.眼睛: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近视眼远视眼特点只能看清近处物体只能看清远处物体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向上太长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成像位置视网膜的前方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方法佩戴凹透镜佩戴凸透镜矫正原理凹透镜使光线发散凸透镜使光线会聚规律总结近前远后,近凹远凸(二)题型、方法归纳透镜的作用及其成像尤其透镜相关知识点的考查是光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是中考命题的重点,而学生对此章节内容往往是对表象零碎的感知而抓不住其内涵与实质,只会背诵而不会运用。针对此点,特将本章节内容以考点题型的形式加以总结拓展,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一模块的知识(三)典例精讲题型一透镜及其对光线的作用【例1】当一同学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阳光通过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透镜,乙是透镜。【解析】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说明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故甲是凸透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说明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故乙是凹透镜。【答案】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6讲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