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学科:物理课时:1总课时数:20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各自电压的规律知道电阻的单位、符号及影响的因素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原理、构造等过程与方法归纳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教学重点电阻、变阻器教学难点同上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复习知识点提问: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电阻的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作用?1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时,下列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1)熟悉电压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方法(2)正确读出所测量的电压数据,并记学生活动分析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10分录下来(3)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总结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4)根据电路图连接正确的电路2把两只小灯泡用导线连接起来接到电源上。小灯泡甲的电压为2.5伏,小灯泡乙的电压为2.8伏,则甲、乙两灯的连接方式()A一定是串联B一定是并联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D无法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3两节电池组成串联电池组,它的电压是()伏。五个蓄电池组成并联电池组,电池组的电压是()伏。4商店门前的小彩灯都是串联的,如果每个小彩灯两端的电压是6.3伏时能正常发光,那么需要()个同样的小彩灯串联在220伏的电源上。5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品均属于导体的是()A干木棒、陶瓷碗B塑料尺、食盐水C金属硬币、人体D石墨、空气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B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C绝缘体中没有电荷思考分析总结使学生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25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D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变成导体7甲、乙两个通草球靠近时相吸引,若甲带正电,则下列的判断正确的是()A乙一定带负电B乙一定不带电C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D无法判断8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B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C不管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连接时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出,从负接线柱流进D电压表的量程改变后,每小格表示的值仍保持不变。9下列有关“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B运动的电荷一定形成电流C电路两端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D用电器中有电流,它的两端一定有电压10在选择电压表的量程时,正确的是()A尽可能选择大一些的量程B经试触后被测电压不超过小的量程时,尽可能选择小量程C尽管选用的量程不同,但对测量结果毫无影响分析总结10分使学生掌握电阻的知识5分D为使测量结果更精确,量程选得越小越好。11下列关于电表的使用,正确的是()A电流表只能与被测用电器并联,不能与被测用电器串联B电流表不能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C电压表只能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不能与被测用电器并联D电压表不能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12白炽灯长期使用后,钨丝会变细。变细后的钨丝与原来相比()A熔点变低B密度变小C比热容变大D电阻变大板书设计习题123456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