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办理工作问题及建议近年来,XX县区高度重视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社会保险事业快速发展,覆盖面不断扩大,基金管理不断规范,待遇水平稳步提高。随着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经办工作中的一些体制上、政策上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给日常经办工作带来严重困扰,急需完善。一、XX县区社会保险的现状建区以来,XX县区社会保险在保险项目上从少到多,在范围上从窄到宽,从社会统筹到“统帐结合”,不断完善,基本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养老保险逐步完善,城乡居民“老有所养”;医疗保障实现制度全覆盖,城乡居民“病有所医”;工伤保险全面推进,受伤职工“伤有所补”;失业保险稳步推行,失业职工“困有所助”;生育保险有序展开,女职工“生有所保”,对于推动改革、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截止20XX年底,全区各项保险累计结余达30242万元,企业、机关事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分别实现参保15507人、4418人、52268人,完成征缴7234万元、3587万元、1024万元,支付待遇1535万元、3527万元、993万元;医疗保险实现参保15386人,完成征缴3723万元,支付待遇2475万元;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分别参保9203人、20336人、7012人,征缴545万元、330万元、181万元,支付153万元、240万元、88万元。二、经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多头管理机制并存,协调交流难度大。目前,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以及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养老归人社部门负责,贫困群体救助归民政部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归卫生部门管理,造成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既不利协调配合,缺少平衡加大了管理成本。像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重复参保、重复享受待遇、相互竞争等现象非常严重。(二)统筹层次低,相关制度不统一、不衔接。《社会保险法》施行前省市甚至县区自行制定了大量仅适用于本地的社会保障政策,造成社会保障制度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导致了第1页共3页省市县区之间覆盖范围有宽有窄,费率有高有低,待遇有多有少,转移接续相当困难。例如机关事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待遇标准等县区之间各不相同。机关事业、企业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间,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之间如何衔接转化等问题,都是经常困扰基层经办工作的难题,也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三)信息交换机制不完善,排查比对难度大。待遇领取资格认证、重复参保、重复领取等诸多工作需要卫生、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配合开展信息排查比对。由于信息交流共享机制不完善,有些部门协助配合积极性不高、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提供的数据不及时,导致冒领、重复参保、多头享受等问题时有发生。(四)缴费基数增长过快,缴费比例高,单位负担过重。近年来,缴费基数每年按10%左右的比例递增,尽管省上两次下调企业养老单位缴费比例至18%,加上其他社会保险费,单位应缴社保费用仍然高达工资总额的28.5%,另外还需负担住房公积金、残疾人保障金等社会保障。受金融危机、人力资源成本上升过快等诸多因素影响,参保企业不堪重负,有些企业铤而走险,漏报、瞒报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有些企业选择性参保,给扩面征缴、稽核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五)社保经办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由于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险法》赋予社保机构更多职责以及国家、群众越来越高的期望值等因素,社会保险经办力量显得相对薄弱,表现在服务对象与经办人员比例失调,正式人员少,临时人员多;工作经费相对不足;管理和服务网络不健全、不共享,社保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经办软件中不同程度存在着数据不全、数据错误等问题;服务平台建设有待改善,缺乏功能齐全、设置完善的社会保险综合性服务场所。三、对策和建议(一)整合资源,理顺社会保障管理机制。调整理顺管理机构,整合目前分散在卫生、民政、人社部门等部门的城乡社会保障职能,明确由一个部门实施统一管理,例如将新农合、城乡困难群体医疗救助等职能,统一划归人社部门管理等,改第2页共3页变现有社会保障体制中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二)统筹规划,完善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建议国家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