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的三大常规是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外周血白细胞(WBC)包括哪五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包括: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M)淋巴细胞(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正常成人参考值:4~10)×109/L;(4000~10000)/μ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中性粒细胞(N):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50%~70%嗜酸性粒细胞(E)0.5%~5%嗜碱性粒细胞(B)0%~1%单核细胞(M)3%~8%淋巴细胞(L)20%~40%●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1)急性感染或化脓性炎症:为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原因。2)急性中毒3)急性大出血4)严重组织损伤或急性溶血5)白血病及恶性肿瘤●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意义:1)感染:①某些病毒性感染。②某些革兰阴性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等。③某些原虫感染。2)血液系统疾病3)理化损伤4)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5)免疫性破坏增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1)寄生虫病2)变态反应(过敏)性疾病3)皮肤病4)传染病5)血液病和恶性肿瘤6)内分泌疾病●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的参考值红细胞计数: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血红蛋白测定: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减少的临床意义:贫血●贫血的分度:轻度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中度贫血Hb<90g/L重度贫血Hb<60g/L极重度贫血Hb<30g/L●外周血的血细胞比容,又称红细胞压积(PCV),其参考值:男0.40~0.50L/L;女0.37~0.48L/L●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的参考值:(100~300)×109/L;(10万~30万)/μl●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出现中毒颗粒的临床意义:见于各种化脓性感染、败血症等。●中性粒细胞的核象的概念: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什么(即临床意义):粒细胞的成熟程度。●正常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几叶居多:3●除此之外,可见到少量什么细胞?杆状核细胞。●核左移的概念:如正常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杆状核过多(>5%)、即杆状核粒细胞中增多、甚至出现杆状核以前更为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核右移的概念:如果分叶核粒细胞分叶过多、分叶在5叶以上的细胞超过3%时称为核右移。●再生性左移的概念:核左移伴WBC增多。●其临床意义:表示机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时。●退化性左移的概念:核左移伴WBC减少或正常。●其临床意义:表示机体反应低下,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粒细胞成熟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败血症等。●核右移的临床意义:表示造血功能衰退或造血物质缺乏。在病程中,突然出现核右移提示预后不良。●正常成年人的外周血的网织红细胞的参考值0.005~0.015(0.5%~1.5%);绝对值(24~84)×109/L●外周血的网织红细胞的临床意义1.评价骨髓造血功能(1)网织红细胞比率增高:表示什么?骨髓红细胞生成旺盛。常见于什么情况?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2)网织红细胞比率减少,表示什么?骨髓红细胞生成减弱。主要见于什么情况:再生障碍性贫血。2.贫血治疗效果观察●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为什么?血沉。●血沉的概念: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一小时末)沉降的速率。●血沉的参考值(Westergen法):男0~15mm/h;女0~20mm/h●血沉对疾病诊断有没有特异性?没有。●正常成人24h尿量:1~2L(1000~2000ml),平均1.5L(1500ml)。●多尿的概念:成人尿量>2.5L/24h(2500ml/24h)●少尿的概念:成人尿量<0.4L/24h(400ml/24h)或<17ml/h●无尿的概念:尿量<0.1L/24h(100ml/24h)或12h内完全无尿●肉眼血尿的概念: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lml即可呈现淡红色(洗肉水样),称肉眼血尿;●镜下血尿的概念:尿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时每高倍视野红细胞>3个,称为镜下血尿。●蛋白尿的概念:尿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蛋白质定性试验呈阳性的尿液称蛋白尿。●糖尿主要见于什么疾病:糖尿病。●血糖升高时一定有尿糖阳性吗?不一定。●尿糖阳性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