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诊断学的基本内容病史采集、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2、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及生育史;家族史3、发热的分度:低热:37.3—38。C中等度热:38.1—39。C高热:39.1—41。C超高热:41。C以上4、临床常见集中热型稽留热:恒定在39~40。C以上高水平,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大于1。C,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C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C,但都在正常水平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间歇热:聚升到高峰后持续数小时,迅速下降到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一天到数天,高热和低热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波状热:逐渐39。C以上,数天逐渐下降到正常,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声高,反复!见于布鲁病。回归热:聚升到39。C以上,持续数天后又聚然下降到正常。高热器和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病、霍奇金病,周期热。5、水肿的分类及特点(1)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主要是右心衰竭的表现,特点:首先出现在身体的下垂部位(下垂部位流体静脉压升高)。能起床活动者,最早出现于踝内侧,行走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或消失。经常卧床者以腰骶部为明显。颜面部一般不水肿。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此外通常有颈静脉怒张、肝大、静脉压升高,严重时还出现胸水、腹水等右心衰竭的其他症状。肾源性水肿:特点: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与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水肿。常有尿常规改变、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表现。肝源性水肿:失代偿期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腹水,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水肿发生前常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皮下脂肪减少所致组织松弛,组织压降低,加重了水肿液的滞留。水肿常从足部开始逐渐蔓延到全身。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黏液性水肿:非凹陷性水肿,颜面及下肢较明显;经期前紧张综合征:特点为月经前7—14天出现眼睑、踝部及手部水肿,月经后逐渐消退。药物性水肿:可见于糖皮质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甘草制剂等。特发性水肿:多见于妇女,主要为身体下垂部位,原因未明。(2)局部性水肿:常见于局部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如肢体血栓形成的血栓性静脉炎、丝虫病致橡皮腿、局部炎症、创伤、过敏等。6、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的鉴别要点鉴别点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开始部位从眼睑、颜面开始蔓延到全身从足部开始,向上蔓延到全身发展快慢发展非常迅速发展较缓慢水肿性质软而移动度大比较坚实、移动度较小伴随病症伴随肾脏病症,如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眼底改变等伴随心功能不全病症,如心脏增大、心杂音、肝大、静脉压升高等7、、呼吸困难的临床意义和临床表现(P32)(1)、肺源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吸气时显著费力,严重者吸气时可见“三凹征”,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此时可伴有干咳和高调性吸气喉鸣。三凹征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呼吸机的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加所致。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呼吸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呼气费力、呼吸缓慢、呼吸时间明显延长,常伴有呼气期哮鸣音。主要由于肺泡弹性减弱和(或)小支气管痉挛或炎症。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混合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呼气期或呼气期均感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深度变浅,可伴有呼吸音困难和病理性呼吸音。主要是由于肺和胸膜腔病变使肺呼吸面积减少导致换气功能障碍所致。常见于重症肺炎、重症肺结核、大面积肺栓塞(梗死)、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大量胸腔积液、气胸、广泛性胸膜增厚等。(2)心源性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引起,尤其是左心衰竭。(3)中毒性呼吸困难(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呼吸困难:呼吸慢而深,并伴有呼吸节律的改变,如双吸气、呼吸遏制(主要由于呼吸中枢受增高的颅内压和供血减少的刺激)临床上常见于重症颅脑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