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高8℃[10],其缺点是如果没有阳光照射,其内部温度会很快下降。20世纪90年代末,三菱人造丝公司将氧化锡与氧化锑的复合物微粉添加在腈纶纺丝原液中,开发出近红外线吸收纤维Thermocatch○R。这种织物即使在阴天的情况下,也能够显著地提高内部温度达2~10℃[11]。帝人、钟纺、富士纺等公司也开发有阳光蓄热保温纤维和纺织品。日本的一些企业将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微粉,如氧化钛、氧化铝、氧化硅等,添加在纤维中制成的吸收和发射远红外线的纤维品牌则多达数十种,服装表面或皮肤表面温度测量、血流量测定结果证实,远红外纤维的保温性能优于对比纤维[12]。预计该类纺织品在保温纺织品和服装方面的应用范围还会继续扩大。(未完待续)参考文献1徐向东等.低温环境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及评价.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3(4):39.2郭红等.镀铝反辐射隔热材料隔热性能的研究.纺织学报,1990(7):4.3HorrocksARetal.HandbookofTechnicalTextiles.England:WoodheadPublishingLimited,2000:4~67.4徐朴等译,[美]S阿达纳主编.威灵顿产业用纺织品手册.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5TrevinoL.ThermalInsulationPerformanceforTextileStructuresforSpacesuitApplicationatMartianPressureandTemperature.SecondIntermationalConferenceonSafety&ProtectiveFabrics,April26~28.2000.VA.6KeepingWarmUnderwater.TechnicalTextilesInternational,1999(11):9.7McGregorGLetal.PuffedInsulativeMaterial,US5571592.8机能素材总览.株式会社大阪纤维研究社,2001:103.9小松精练.吸热·蓄热保温技术Dyna2Live○R.加工技术,1998(5):59.10古田常胜.蓄热保温纤维素材.[日]纤维と工业,1993(11):9.11柳康夫等.白色系蓄热保温·导电����纤维の开发.纤维て工业,2000(9):8.12加藤三贵.纤维制品におけゐ远红外纤维效果の评价方法.加工技术,1999(3):5.新型医用敷料:伤口种类及其对敷料的要求(Ⅰ)秦益民(嘉兴学院医用敷料研究所,嘉兴,314001)摘要:系统地介绍了伤口的种类并分析了各类伤口对治伤用敷料性能的要求。关键词:医用纺织品医用纱布医用绷带中图法分类号:TS106167文献标识码:A医用敷料是一类重要的医用纺织品[1]。近年来,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伤口复愈的原理和伤口护理过程的理解,许多新型的材料已大规模地用在医用敷料的生产中。新型的敷料结合了生物、生理、手术、护理、营养等各方面的先进知识,把病人对敷料的各种需求,诸如物理、生物、临床等问题结合到产品的设计中[2]。本文评述了开发新型医用敷料的各个重要的方面,分析了伤口复愈的过程和它的生物医学背景,并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新型医用敷料。1伤口和伤口用敷料伤口可以被定义为由机械、电、热、化学等因素造成的或者是由一种医学或生理变态形成的皮肤缺陷[3]。根据伤口所有的医学背景可以把伤口分成三大类,即慢性伤口、创伤和手术伤口。慢性伤口中最典型的例子是褥疮和腿部溃疡。创伤包括刀割、摩擦、烧伤等各种类型的伤口。手术伤口的形成是有意识的和有控制的,这类伤口的复愈一般没有较大的问题[4]。伤口的特征包括它们的大小、形状、深度,在身体上所处的部位以及渗出液的多少。伤口上细菌的数量和感染也是决定选择敷料的一个重要因素[5]。表1总结了各类伤口的特征。伤口基本上分成五大类别,每一类别都有相应的颜色符号。表2总结了这五类伤口和它们的特征。医用敷料是用来覆盖伤口的材料。它们最主要的功能是控制伤口的渗出液以及保护伤口以免它受细菌及尘粒的污染。高科技的医用敷料起源于·105·纺织学报第24卷第5期【113】©1994-200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1962年由英国人Winter发明的“湿法疗法”[6]。Winter在猪身上作了试验之后发现伤口在潮湿状态下比在干燥状态下复愈得快。之后许多科学家在人体上重复了他的研究结果,并开始了对“湿法疗法”产品的开发工作[7,8]。新型医用敷料作为一种治伤材料渐渐地进入了医疗界。产品特点可以从Turner[9,10]所总结的新型医用敷料的最基本的性能中看到。表1伤口的特征[5]伤口特征描述解释物理特征表部伤口深度伤口洞穴型伤口从表面到骨架之间,人体的皮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