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常用药物治疗2009-11-318:54【大中小】【我要纠错】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国外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死亡率逐渐上升,全世界支气管哮喘者约1亿人,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我国的哮喘发病率为1%,儿童达3%。哮喘治疗的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而且大多数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实现这一目标。哮喘管理方案应包括5部分:1、建立医患合作关系。2、确定并减少危险因素暴露,3、评估、治疗和监测哮喘,4、处理哮喘急性加重,5、特殊情况(哮喘患者妊娠、手术、合并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呼吸道感染及职业性哮喘、胃食管反流、阿司匹林诱发哮喘和过敏反应)的管理。通过采用医患合作制定的药物干预策略,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该目标。治疗的调整是由患者哮喘控制水平驱动的一个循环。如果目前的治疗方案不能使哮喘得到控制,应该升级直至达到哮喘控制为止。当哮喘维持控制至少3个月时,治疗方案可以降级。常用药治疗如下:1.控制药物(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是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和控制哮喘气道高反应性,最有效的药物,能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吸入治疗是目前推荐长期抗炎治疗哮喘的最常用方法。大多数患者使用相对低的剂量即有疗效。吸烟可降低机体对ICS的反应,吸烟者可能需要增加剂量。主要种类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和丙酸氟替卡松等。其中布地奈德是普米克都保的主要成分。适用于需使用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以控制基础炎症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也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OPD),常规使用本品都保可减缓COPD患者FEV1的加速下降。副作用有:口干、口咽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等。通常于每次用药后反复清漱口咽部,可预防或减轻副作用。(2)白三烯调节剂:为治疗轻度哮喘的控制药物之一,目前常用的药物为孟鲁司特。白三烯调节剂有轻度支气管扩张作用,能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急性发作。阿司匹林哮喘对该药反应良好。该药单独作为控制药物疗效不如ICS,对于中重度哮喘,与ICS联合使用,可减少ICS剂量。(3)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包括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LABA不能减轻哮喘的气道炎症,故不作为单一治疗药物。当中等剂量ICS单独应用不能达到哮喘控制时,首选ICS与LABA联用,可使更多患者更快达到哮喘控制。联合剂型更方便,依从性更好。(4)茶碱:小剂量有一定抗炎作用,作为控制药物疗效有限,可作为单独应用ICS未达到控制时的附加药物,但疗效不如附加LABA。(5)全身糖皮质激素:未控制的重度哮喘患者可能需要长期(>2周)口服糖皮质激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必须注意使全身副作用最小化。哮喘患者长期应用ICS的治疗指数(疗效/副作用)优于全身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时口服制剂优于胃肠外给药。(6)抗IgE抗体:限于治疗血IgE水平增高者,适应证为经ICS治疗未达到控制的重度变态反应性哮喘。2.缓解药物(1)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可用于缓解哮喘急性加重时的支气管痉挛,预防运动诱发的支气管痉挛。常用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定量气雾剂。当急性加重,应用此类药物疗效不理想时,提示需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β2激动剂的优缺点优点:起效快.有抗炎作用.不足:不能减低COPD气道迷走神经张力.快速耐受性.反跳性支气管收缩.心血管系统副作用大.有增加支气管对组胺,乙酰甲胆碱的敏感性的趋势。推荐:在使用M受体阻断剂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时的有效补充,或与M受体阻断剂一起联合用药。(2)全身糖皮质激素:可防止哮喘急性发作加重,降低死亡率。首选口服剂型,如泼尼松或泼尼松龙。(3)抗胆碱能药物:主要有异丙托溴铵,为M受体阻滞剂。其气雾剂作用比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慢,但持续时间长。哮喘急性加重时可与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长期吸入异丙托溴铵可改善COPD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