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发作你会急救吗心脏病发作你会急救吗心脏病发作你会急救吗心脏病发作你会急救吗心跳骤停胸部按压为急救之首冬季是心脑血管病高发季节,不管是家中有亲属发病,还是目击行人心跳骤停,您知道该如何进行简单有效的抢救吗?近日,一项专门针对非专业人员自救互救的操作方法出台了,新的急救指南摈弃了旧指南中专业繁琐的操作规定,更便于非专业人员操作,将有助于提高普通市民的自救互救能力。心肺复苏:先“动手”后“动口”心肺复苏是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抢救生命的理论和技术。只要是呼吸停止或心跳骤停,都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近日,欧洲复苏委员会、加拿大心脏与中风基金会相继发布了最新的《2010年心肺复苏术与心血管急诊护理指南》。市中毒救治中心主任、河科大一附院急诊科主任、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张国秀教授指出,新指南摈弃了旧指南中专业繁琐的操作规定,专门针对非专业人员自救互救做出了方法调整。张国秀告诉记者,她刚从第一届全国脓毒症高峰论坛暨急诊医学新进展学习班回来,与会专家均表示,我国目前现代院前急救标准基本上还是沿用欧美国家的急救服务规范,此次新指南中推荐的快速胸部按压(即所有无反应、无呼吸患者,第一步是胸部按压,然后才是检查病人呼吸道和进行人工呼吸)、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措施的普及,将有助于提高普通市民的自救互救能力。心肺复苏是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抢救生命的理论和技术。张国秀表示,心肺复苏适用于任何原因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其关键是快速行动和正确操作。大量急救措施实践证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有一半能被救活;4~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为4%;而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心跳停止后,若及时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抢救,就可以把时间延长至20分钟左右,救护车就有可能在延长的抢救时间内赶到,抢救病人生命。新指南指出,没有接受过心肺复苏术训练的施救者,遇到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首先应该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按压患者胸部,然后才是检查病人呼吸道和进行人工呼吸。具体操作:抢救人员在病人右侧时,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再将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双手十指交叉相扣(婴儿可用食、中指尖,儿童可用一只手掌根),双手的手指翘起不接触病人的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弯曲,用双肩向下压而形成压力,将胸骨下压5厘米(婴儿2.5厘米、儿童4厘米),按压和放松相间,时间相等,但手掌不离开病人胸骨部位,操作应持续进行,按压80~100次/分钟。操作要点:1.患者头、胸处于同一水平,最好躺在坚硬地面上。2.选择双侧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处为按压点。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气体出入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复苏有效的体征:病人瞳孔由大变小,对光线反射恢复,脑组织功能开始恢复,如病人出现挣扎、呻吟等。除颤仪:给心脏“充电”电击除颤治疗是能够使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室颤的心脏恢复正常跳动的最好方法。张国秀表示,医院外心脏性猝死中80%的患者是由于心律失常致死,而81%死于心室颤动。对于心脏原因的急救强调:早期识别、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及早期的高级生命支持,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链。西方国家在很多公共场所、交通要道等处配备了便携式除颤仪,我国目前除了北京等个别城市在机场、门诊大厅放置有便携式除颤仪外,其他城市还没有普及。有心脏病病人的家庭可以考虑在家中准备一台这种仪器。张国秀表示,便携式除颤仪可以自动分析病人的心律,告诉救助者是否需要对病人进行除颤治疗,在需要除颤时发放点击,使室颤的心脏恢复正常跳动。这种仪器简单易用,操作步骤:1.病人仰卧,除去病人身上携带的金属首饰。2.打开机器电源。3.按机器提示操作即可。除了用仪器除颤外,还可以采用徒手胸前捶击除颤。胸前捶击:单手握拳,从胸壁上方30~40厘米处向心前区迅速有力地捶击一次。注意捶击仅限1~2次,而且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要禁止使用,且要配合心肺复苏术一起使用。打开气道:让生命可以呼吸呼吸是人体生命最重要的生命体征。通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