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心理健康视野下的小学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VIP免费

心理健康视野下的小学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_第1页
1/3
心理健康视野下的小学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_第2页
2/3
心理健康视野下的小学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_第3页
3/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下半月刊)总第169期心理健康视野下的小学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小学生涯教育的内涵生涯(career)指个人一生的道路或进展途径,它不仅指工作或职业,还包括事业、前程、生计、爱情、家庭、休闲等方面,它包含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从事的一系列与个人工作生涯有关的所有活动。生涯是一个人选择并透过他的工作或专业、生命去追求人生价值的课题。生涯的发展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通常被视为与工作有关的个人成长、学习和发展过程。目前大多数人更接受美国职业心理学家舒伯(Super,1976)的论点: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演进方面与历程,统合个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组型;生涯也是人生自青春期至退休之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甚至也包含了副业、家庭和公民的角色。1980年舒伯提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命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并据此绘出“一生生涯彩虹图”(life-careerrainbow)。生涯教育(careereducation)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涯教育包含个人一生全部的教育活动,学校的整体教育活动都属于生涯教育的范围,是终身教育。狭义的生涯教育是指学校内实施的以达成生涯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手段。我们这里所说的生涯教育一般是指后者。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认为,生涯规划概念的演变历程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视野的历程,也是生涯规划的理念与当代心理健康观日趋吻合的历程。个体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实现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继而影响着生涯规划的整个过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生涯教育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按照生涯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生涯教育具有明显的三个特点:独特性、发展性和终身性。在小学开展生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社会,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将自己的理想、憧憬与学校的学习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有效。因此,学校开展生涯教育在于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加强对学生人生方面的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过负责任的校园生活。二、小学生涯教育的理论依据1.生涯发展理论。美国的舒伯等人研究发展了生涯规划理论,其理论认为生涯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有特定年龄阶段的发展过程,并把一生的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五个发展阶段。他认为人的生涯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终身发展的过程,绝不是到了从学校毕业或选择工作时才有这个需要。因此从小学开始,建立适当的生涯观念,才能实现生涯发展的目标。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E·H·Erikson)把人的心理社会发展或者说自我的发展划分为八〔摘要〕本文介绍了生涯和生涯教育,探索了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生涯教育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阐述了小学开展生涯教育的理论依据、方法、途径以及实践探索等。其根本目标和任务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健全人格;了解社会,提高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的理解,提高对自身发展潜力与未来人生道路的关注;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理想追求建立联系,规划自己的人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关键词〕小学;生涯教育;理论;实践〔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1-0008-03□田光华■研究实践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下半月刊)总第169期个阶段,他认为人们必须成功解决每个阶段中的危机或冲突之后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迎接新挑战。八阶段中第四阶段是勤劳与自主阶段。此时人的年龄为6~12岁,被称为潜伏期。这个阶段正是学龄期,这时候儿童的活动中心渐渐地从家庭转移到了学校,他的交往对象由父母转变为同龄群体。儿童开始在同龄群体中作比较,他们必须学会掌握重要的社会和学校生活的相关技能,他们必须勤奋地学习才能成功,才能感到自主。否则,他们会感到失败,感到自卑。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概念,加强生涯教育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3.积极心理学理论。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心理健康视野下的小学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