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第17卷第5期ZhejiangJITCWM(Vo1.17No.52007小针刀治疗中好转反应128例报道施洪君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中心卫生院义乌322013关键词神经卡压综合征小针刀疗法好转反应小针刀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随着脊柱相关疾病研究的深入J,小针刀疗法应用更广泛,已成为一些难治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笔者自2004年以来,行小针刀(神经卡压处手术)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神经衰弱、慢性胃炎肠炎、慢性前列腺炎等,出现好转反应128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8例中男62例,女66例,年龄15~75岁,病程6个月~18年;患周围神经卡因综合征83例,患内脏功能障碍性病变45例;好转反应出现于小针刀治疗1—10次后,好转反应持续时间,一般2~3天,最长4周;好转反应程度,一般尚能忍受,严重者可出现腹胀、腹泻、尿痛、行走不利、疼痛难忍等症状。1.2诊断标准参照《脊柱相关疾病表》⋯,各个神经节段受刺激或压迫(神经、血管)引起的病症。小针刀治疗后原来症状曾一度减轻甚至消失,继续治疗症状又加重,局部出现一些从未有过的不适症状;根据病史,结合症状和体征,排除其他疾病和小针刀治疗的反应。2治疗方法出现好转反应,轻者不必处理,严重者给予对症治疗;并继续行小针刀治疗原患疾病,必要时增加小针刀治疗次数,缩短两次间治疗的间隔时间;好转反应消失后,继续行小针刀治疗原患病症。3治疗效果128例中好转反应均全部消失(100%);原患疾病痊愈120例(93.8%),好转8例(6.2%),总有效率100%。4讨论慢性神经血管功能性障碍疾病,在小针刀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好转反应,在传统医学上称之为“瞑眩反应”、“退病现象”等,就像皮肤上受外伤在痊愈时会出现瘙痒的现象一样。小针刀治疗腱鞘炎、滑囊炎、韧带劳损的局部病症,不会出现好转反应。而对于一些慢性软组织劳损卡压神经血管的病症和内脏功能障碍性病症,一般在小针刀治疗后,都会出现轻重不一的好转反应。好转反应因人而异,并非每一个小针刀治疗者都会发生。没有出现好转反应的患者,并不表示小针刀治疗的效果不好,因为不同的体质和病症会有不同的反应。一般病情较轻的患者好转反应不明显。好转反应的发生是因为慢性软组织积累性劳损,组织粘连、增生,刺激或卡压神经,引发一系列功能障碍性病症(潜在性和发作性)。慢性软组织积累性劳损(无菌性炎症)的病理变化,是变质、渗出、增生;经过小针刀治疗后,增生性病变向渗出性病变和变质性病变转归,最终恢复正常的组织结构。而渗出性病变导致组织更加肿胀,压迫、牵引感觉神经末梢以及炎性介质(5-TH、激肽等)刺激局部组织使疼痛加重[2】。慢性软组织增生性病变刺激或卡压每一个神经节段,可引起诸多(潜在性和发作性)病症;经过小针刀治疗后,局部软组织病理的转归,激发了潜在(亚健康)病症的发作,而发作性症状更加严重。故好转反应正是增生性病变向渗出性病变转化的标志,也是疾病走向痊愈的前兆,体现了小针刀疗法所特有的整体治疗作用。小针刀(神经卡压处手术)治疗中出现的好转反应,迄今未见报道,往往容易忽视。参考文献1王立东.脊柱相关疾病表.脊柱与健康,2005,1:302朱汉章.小针刀疗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2,12-13,17,195收稿日期:2006—11-08化脓灸临床应用举隅吴金星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310009关键词化脓灸临床应用案例介绍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化脓灸治疗疑难杂症,每获良效。现撷其一二,介绍如下。1病例资料1.1痛风性关节炎张某,男,57岁,1995年l1月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第17卷第5期ZhejiangJITCWM(Vo1.17No.520073日初诊。右侧第一跖趾关节肿痛2天,入夜尤著,无法行走。西医检查确诊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近半年来已发作3次,一般1周左右可自行缓解。自确诊后一直服用别嘌醇片。患者平素身体健壮,但右第一跖趾关节部皮毛呈暗赤状,局部明显肿胀。根据体形肥胖、关节肿痛等特征,符合中医“热痹”、“历节风”范畴,病机系痰湿瘀浊留滞关节经络,日久成痹。治疗方法:取足三里(左)、局部阿是穴(压痛最明显点),常规消毒下施以小艾炷化脓灸各七壮。灸毕贴敷自制传统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