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问:土壤、肥料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2.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4.土壤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问:二十一世纪土壤学、肥料学的发展前景?第一篇问:比较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在电荷及结构方面的异同。答: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结构方面1﹕1型,晶层一面是-OH,另一面是-O,晶层间靠氢键联系2﹕1型,两面都是-O,晶层间只有分子引力层间吸附有钾,由钾产生键联效果电荷来源及性质主要由-OH解离产生,属可变电荷,永久电荷很少,层间无交换性阳离子。CEC小,保肥性弱。主要由同晶置换产生,属永久电荷,层间为交换性阳离子。CEC大,保肥性强。主要由同晶置换产生,属永久电荷,但层间K+的补偿作用使永久电荷小于蒙脱石,层间大部分补偿离子为非交换态。CEC中,保肥性中。问:分析砂土和粘土的肥力特征和生产特性。答:性质砂土类黏土类水、气特性粒间孔隙大,通气好,水分易渗入,不易保蓄粒间孔隙小,通气差,水分渗入慢,保水强,排水难养分特性养分含量低,供肥与保肥能力差养分含量丰富,保肥能力强,供肥能力相对较差热量特性水分含量低,热容量小,土壤温度昼夜差异大;早春温度上升快水分含量多,热容量大,土壤温度昼夜差异小;早春温度上升慢耕性疏松易耕,宜耕期长黏结力强,宜耕性差特性概括“轻、薄、暖”“重、壮、冷”作物生长与施肥发小苗,不发老苗;少量多次发老苗,不发小苗;一次可多施问:改良质地过粘的方法有哪些?答:1.客土法:掺沙子或砂土,调整砂粘比例2.多施有机肥3.翻砂压淤,上下质地差异大时可用4.精耕细作,合理轮作问: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条件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哪一种?为什么?答:条件:1.有机质本身的构成:组织构成: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等C/N比:以25或30︰1较为合适2.有机质的物理性状:鲜嫩程度、细碎程度3.环境条件:温度、水分、通气性、pH最主要的是有机质本身的构成。因为有机质本身的构成决定了它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转化。问:施有机肥为什么能改善土壤质地的不良性状?答:有机肥施入土壤后,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和生物特性并熟化土壤,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能力,还能保存水分,防止土壤板结。问:试述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和意义。答: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2.土壤微生物活动能量的重要来源3.增强土壤的保肥性和提高土壤缓冲性4.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5.刺激作物生理活性:①影响根系的生长;②提高植物的抗旱性6.减轻和消除农药及重金属的污染第二篇问:简述土壤中各级孔隙的特点和性质。答:无效孔隙毛管孔隙通气孔隙孔径(㎜)<0.0020.02~0.002>0.02土壤水吸力大,15巴以上150毫巴~15巴<150毫巴水分运动特性移动性差,孔隙为束缚水充满水在毛管作用下移动水在重力作用下排出作物根系难深入,水分难被根毛和微生物可在其中空气和水分的通道有效性植物吸收;数量多,通气差活动,为植物的最有效水问:为什么生产上对旱地土壤结构的要求以团粒结构最理想?答:1.团粒结构土壤具备多级孔隙,总孔隙度大2.有效水含量高,团粒结构内部为毛管孔隙,可以蓄水供水3.通气性能好,团粒间为通气孔隙,可以透水通气4.有效肥力高,团粒结构土壤微生物活动强烈,土壤养分的保存与供应相协调5.团粒结构土壤易于耕作6.团粒结构土壤具有良好的耕层构造问:创造良好土壤团粒结构的最有效途径是什么?(土壤良好结构的保持与创造的途径是什么?)答:1.深耕结合施有机肥:创造团粒结构最有效途径2.正确适时的土壤耕作3.合理轮作倒茬4.改良土壤的化学性质5.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问:适合作物生长发育的土壤孔隙性指标是什么?答:耕层土壤孔隙度50%~56%,通气孔隙10%以上。第三篇问:阳离子交换作用有什么特点?答:1.可逆过程,能很快达到动态平衡。2.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如1molFe3+需要3molH+来交换。3.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可逆反应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当平衡时,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并使平衡正向移动。问:影响阳离子代换能力大小的因素有那些?答:1.电荷数量2.离子半径与离子水合半径3.离子浓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