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一、说教材:首先说教材:“用字母表示数”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方程”一章中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计算公式和运算律,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也已经比较熟悉,这些都是学生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同时本单元知识又是学生进入代数知识学习的入门知识,是学习方程的基础。因此,我设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2、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的概括能力。3、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便利,感受符号化思想,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教学重点: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正确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二、说教法与学法: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你怎样去教,也许比你教什么更为重要。”为此,在教法上我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创设具体问题情境,提供丰富感性材料,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是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会从具体事例中逐步进行抽象概括三是注重有机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方式方法。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主要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概括,应用与反思等多种学习方法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再通过各种联系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说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来组织教学。环节一:猜谜活动,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对整节课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学生怀着良好的心情和好奇心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体会到符号化的语言在生活中的应用,所以上课开始我利用猜谜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环节二:游戏活动,探索新知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知道字母表示数的不同取值范围,是本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这一环节,我预设了三个活动,层层推进,一个活动就是一个不同层次的体验。活动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不确定的数和倍数关系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符合年龄特征、贴近生活实际的儿歌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优越性,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课堂上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师:见到你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经常念的一首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出示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让学生放开声有节奏的读儿歌,趁着学生不自觉地续读,老师追问如果这首儿歌继续往下读,读得完吗?让学生感受到这首儿歌是读不完的,这时老师提出用一句话把这首有规律的儿歌概括出来。a只青蛙a张嘴,由此导入新课。对能想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同学,予以肯定。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学生理解了:青蛙只数与嘴的张数是相同的,用同一个字母就能表示出这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我又提问这里“a”表示什么?“a”可以是哪些数?再接着数青蛙,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只眼睛()条腿,3只青蛙3张嘴,()只眼睛()条腿,……n只青蛙n张嘴。()只眼睛()条腿。由此学生还发现:青蛙腿的条数和只数是不相同的,不能用同一个字母表示,那青蛙腿的条数和只数是4倍又如何表示呢,学生想到用:a只青蛙(ax4)条腿来概括。从而让学生明白在同一情境中,不同的数量不能用同一个字母表示,字母所表示的数在具体情境中,范围是有所不同的,接着代入一些具体数值,验证规律,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再让学生自主探索出“1只青蛙2只眼,2只青蛙4只眼……a只青蛙2×a只眼。”最后,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刚学到的本领,用含有字母的话表示出完整版的青蛙歌。活动二: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提出问题,感悟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