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国风离骚青青河畔徜徉在国风离骚青青河畔站立在秦时明月汉魏风中站立在秦时明月汉魏风中游走在唐诗花园宋词雨里游走在唐诗花园宋词雨里我们品味古典诗歌的幽香我们品味古典诗歌的幽香徜徉在国风离骚青青河畔徜徉在国风离骚青青河畔站立在秦时明月汉魏风中站立在秦时明月汉魏风中游走在唐诗花园宋词雨里游走在唐诗花园宋词雨里我们品味古典诗歌的幽香我们品味古典诗歌的幽香一、学习目标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二、自主学习快速浏览2—4页的“赏析指导”,找出阐释“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内涵的语句。以意逆志•意:读者之意。•志:作者之志,作品之志。•逆:推测。•读者以“己意”去“逆”作者作品之“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怎样才算读懂诗歌?】•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1.明白表层意思2.领会深层意思如何翻译浅层意思?1、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2、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3、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当堂练习:翻译这首诗的大意。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竹枝上的露珠不时被(风)吹落,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方法:填充内容调整语序整合句意三、“以意逆志”探究下列所举的诗歌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你“以意逆志”的赏析方法进行赏析。以意逆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1、解读文辞揣摩情意寒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赞美坚守节操、至死不变的高贵品质。寒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以意逆志译文:菊花从来不与百花一起开放,它独自倚着稀疏的篱笆,情趣无穷。宁可带着淡淡的香气枯死在枝上,也不肯随着凌厉的北风,飘落土中。2、融入体验体会情趣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duó),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hú)叶落山路,枳(zhǐ)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fú)雁满回塘。晨起登程,天光微明,人迹稀少,春寒料峭,山路寂静;诗人行色匆匆,回想“凫雁满回塘”梦境。凸显诗人登程之早、思归之切。以意逆志【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3、超越原意推陈出新以沉舟、病树自比,既感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诗人劝慰白居易不必为其寂寞、蹉跎而忧伤。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新意:颈联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以意逆志1、解读文辞,揣摩情意;2、融入体验,体会情趣;3、超越原意,推陈出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