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初一年级田径快速跑(水平四)授课教师:张伟(中教一级)授课年级:初一3.4班联系方式:13911660478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2009.5北医附中初一年级田径快速跑教学设计(水平四)案例撰写张伟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评析宋跃生北京二十中学(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求在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良好发挥。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到学生各种需要、兴趣发展、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形成学生自我发展的个性和终身体育意识。本课旨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兴趣,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体会和改进技术动作,建立正确动作概念。倡导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二)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七—九年级体育教材“田径快速跑”(三)单元课次“田径快速跑”共6次课;本课为第3课次。(四)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快速跑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距离,发展速度素质的教学内容。速度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学习快速跑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运动速度,培养学生正确的快速跑姿势,发展快速跑能力,提高人体的无氧代谢能力,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同时掌握快速跑能力的练习也可作为终身体育锻炼的一种方法。本课内容技术动作比较单一,反复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对快速跑和发展速度的练习失去兴趣。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注重创新,能够利用充沛的教学资源,采用新颖的练习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是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而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是通过学生来实现的,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分析。我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对学生分析:(1)学生基本特征分析任教的初一年级同学多数处于13-14岁,学生精力比较充沛,处在身体快速发育时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形象思维发展迅速,但是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2)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初一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有较浓厚的兴趣,模仿能力强,喜欢比赛和游戏,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对新鲜事物兴趣较高。(3)学生现体育实际状况一切从实际出发,经过对任教初一男生的了解,65.4%的男生对体育与健康2课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体育课能够带给他们成就感、考验意志、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有愉快感、提高肺活量、提高免疫力、充满兴趣等。愿意在体育课中参加适当的比赛和游戏,融入趣味性。他们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对例如在准备活动中增加一些新异的动作和练习方法都有比较大的兴趣。希望体育课中活动内容丰富、不枯燥;喜欢自己动手尝试等等。(4)学生初始能力和教学策略的确定学生从小就接触过跑的技术以及发展快速跑能力的练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快速跑的基础,但从实际教学中了解到,任教学生中:仅有11.5%的男生经过了有关跑步的专门训练;仍有88.5%的学生对于跑的认识和技能掌握不到位。例如,有些同学对跑步的认识是:脚不能跺;跑步步伐大;精神体力都充沛,活动开,加强摆臂;摆臂快,摆臂姿势;步子大小;专心致志、头看前方;先快、再慢、后冲刺;跑步快和体型有关;腿向前伸;呼吸方法;夹紧腰部;减慢呼吸频率、摆臂要大;跑步快关键在起跑姿势;跑时身体要弯曲等等。甚至还有34.6%的同学对跑步产生厌倦感。认为跑步太累、太费体力、跑步不舒服、耐力不足、难受等。一些男生由于身体自然状况不好,例如肥胖、肺活量不足等原因也造成了个别学生对跑步的畏惧情绪。因此,我在充分了解所教男生身体自然状况和对跑步的实际理解和技能掌握情况后,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初一体育与健康课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教师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技术动作,另一方面要善于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练习。(五)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运动参与领域目标,初中学生身心发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