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吕城中心小学庄小燕一、教材简说:《开天辟地》是六年制小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讲述的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意在赞颂盘古无私的奉贤精神本文一共八个自然段,处处充满神气的想象,语言优美,且盘古开天辟地的全过程脉络非常清晰,使得故事显得十分生动精彩,尤其是第七自然段描写盘古身躯的变化十分传神。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此外还需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二、教学目标: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3、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4、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教学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四、教学过程:(一)神话导入,激发兴趣1、由女娲造人的神话谈起,讲到了在这之前没有天没有地,自然导入到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2、提问:盘古在你心中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并说说为什么。(二)出示成语,了解故事脉络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2、检查预习情况。3、出示三个成语:混沌一团、开天辟地、化生万物4、请同学们用几句连贯的话用上这三个词语说说文章讲了什么?(三)读写结合,丰满人物形象学习“开天辟地”部分1、默读课文,将写盘古开天辟地过程的内容用括号括出来。2、交流完整后,出示幻灯片(配画的一段文字“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大鸡蛋’破碎了。”)。①朗读这一段文字,完整地感受一下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②师讲解:神话中总是充满着神奇而丰富的想象。读神话,就要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将故事中的画面再现在头脑中。请同学们再读这段话,在头脑中展现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提示:注意想象他的神态和动作。③学生读完后,师说:一边读一边想象,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盘古那伟岸的身躯,仿佛看到了他力劈巨石的模样。想不想当回小盘古,来体验一下这个情景?④指导学生朗读。3、过渡:天和地在这个时候形成了,产生了奇妙的变化。出示幻灯片(文字“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上下排列整齐,对偶文字一一对应)。①师述要求:老师读上半句,大家注意听。老师将哪些词稍微强调了一下,等下你读时也学着这样做。②读得很有韵律美。再仔细读读,你发现了什么?③再读这句话,慢慢体会天地的变化。学习“顶天立地”部分1、天地分开以后盘古又是怎么做的呢,齐读第三至六自然段。2、师述:要想读书有收获,就一定要边读边想,。老师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发现了两个词,一个使我产生了一个深刻的体会,另一个使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想知道吗?①“精疲力竭”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我想到了一些东西,你们猜猜看。(引导体会盘古顶天立地的艰辛)②倒下了在这里意味着死去。那么盘古又怎么会“含着微笑”倒下了呢?(引导体会盘古高尚的思想,伟大的献身精神)学习“改天换地”部分1、师过渡:他不但将他的一身神力与珍贵的生命献出来,还将整个身躯献了出来使我们拥有了一个丰富而美丽的新世界。2、先自由读“临死的时候……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3、让学生谈感受,找找写了几个“化成了”,分别是什么“化成了”什么?然后让学生交流。4、师过渡: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我们也来写神话!出示句式:他的(),变成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