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速度—位移公式.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平均速度公式、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式.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基础导引]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便踩下制动器,此后汽车开始减速,设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5m/s2.⑴开始制动后2s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2)前2s内汽车行驶了多少距离?(3)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了多少距离?[知识梳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不变的运动.八类J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2)分类:[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v0+at.(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v0t+|at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2-v2=2ax.[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中涉及的物理量是标量还是矢量?应用公式时如何规定物理量的正负号?1.平均速度公式:tV0+Vxv=v2=—f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基础导引]1.初速度为V0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V.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的两段时间均为T,两段时间内的位移差值为Ax,则加速度为:a=.3.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前1s、前2s、前3s、...内的位移之比为⑵第1s、第2s、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⑶前1m、前2m、前3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⑷第1m、第2m、第3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知识梳理]2.位移差公式:Ax=aT2.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1)物体在1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1:2:3:...(2)物体在第I个T内、第II个T内、第III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xI:xll:xIII:...:xn=1:3:5:.:(2n—1)(3)物体在1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x1:x2:x3:..=12:22:32:....⑷物体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1:t2:t3:…:tn=1:(<2T):(屮―护):…:(护—护―1)思考:什么情况下适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题?课堂探究*突破考点先攸后听共同棵究規萍右帝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考点解读匀变速直线运动涉及的基本物理量有初速度V0,加速度a,运动时间t,位移x和末速度v.三个基本公式中分别含有四个物理量:速度公式中没有位移x,位移公式中没有末速度v,而位移一速度公式中不含时间t,根据题目的已知和未知,选择适当的公式是运用这些基本规律的技巧.典例剖析例1发射卫星一般用多级火箭,第一级火箭点火后,使卫星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50m/s2,燃烧30s后第一级火箭脱离,又经过10s后第二级火箭启动,卫星的加速度为80m/s2,经过90s后,卫星速度为8600m/s.求在第一级火箭脱离后的10s内,卫星做什么运动,加速度是多少?(设此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思维突破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1)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并判定物体的运动性质.(2)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要养成画物体运动示意(草)图的习惯.(3)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4)运用基本公式或推论等知识进行求解.跟踪训练1飞机着陆后以6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m/s,求:(1)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位移X;(2)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用两种方法求解);(3)静止前4s内飞机滑行的位移X.考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考点解读]推论分析说明平均速度法定义式Vt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而v2(V0+v)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法利用“任一时间段t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即v;—百,适用于任何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些题目应用它可以避免常规解法中用位移公式列出的含有t2的复杂式子,从而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用比例法求解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法之差为一恒量,即xn+1—xn=aT2,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