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电解质:1、强酸:HCI盐酸H2SO4硫酸HN03硝酸HBr氢溴酸HI氢碘酸HCL04高氯酸2、强碱:NaOHKOHBa(OH)2Ca(OH)23、绝大多数盐:高中见到的盐全部是强的电解质金属化合物:a、氧化物:氧化钙CaO氧化钠Na2O氧化镁MgO氧化AI2O3氧化锌ZnO氧化盐铁FeO氧化铁Fe2O3氧化铜CuO氧化汞HgO氧化银Ag2Ob、过氧化合物:过氧化钠Na2O2c、金属碳化物:碳化钙CaC2d、金属硫化物:硫化钙CaS2二硫化亚铁FeS2)弱电解质:1、弱酸:碳酸H2CO3亚硫酸H2SO3醋酸CH3COOH氢硫酸H2S氢氟酸HF硅酸H2SiO3原硅酸H3SiO4所有的有机酸2、弱碱:一水合氨所有的除强碱的氢氧化金属R(OH)3、水H2O也是弱电解质非电解质:1、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三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2、大多数有机物:甲烷乙醇蔗糖(有机酸和有机盐除外)3、非金属化合物:氨气(1)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的反应。⑵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⑶氧化剂(被还原):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4)还原剂(被氧化):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被氧化后的对应产物(包含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的产物)。(6)还原产物:_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后的对应产物(包含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产物)。(7)强氧化剂与强还原性相遇时,一般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女如H2SO4(浓)与金属、H2S、S2—、HI、丨一、HBr、Br—、Fe2+、P等。CI2与金属、H2S、S2—、HI、I—、HBr、Br—、Fe2+、H2、SO2、、H2SO3等。HNO3与金属、H2S、S2—、HI、丨一、HBr、Br—、Fe2+、P、S02、、H2SO3等。(8).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只作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在反应中化合价既可升高又可降低,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性。氧化剂f氧化性f得电子〜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f还原产物彳.丰.彳It反应物表现性质反应实质反应过程基本特征生成物•J还原剂f还原性f失电子f氧化反应f化合价升髙f氧化产物练习题1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得电子D.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电子被还原3已知下列反应:2FeCI3+2KI===2FeCI2+2KCI+l2①2FeCI2+CI2===2FeCI3②I2+SO2+2H2O===H2SO4+2HI③4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2+>CI->SO2B.CI->Fe2+>SO2>I-C.Fe2+>I->CI->SO2D.SO2>I->Fe2+>CI-5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Z2===2NaZ+W2B.2NaX+Z2===2NaZ+X2C.2NaY+W2===2NaW+Y2D.2NaZ+X2===2NaX+Z26已知: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I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CI2>Fe3+>I2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7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IO氧化为Na2SO4,而NaCIO被还原为NaCI,若反应中Na2Sx与NaCI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的值为()A.2B.3C.4D.58.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A.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B.C.是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B.168mLC.336mLD.224mL9含有a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xmolCI2。下列各项为通CI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A.x=,2Fe2++CI2===2Fe3++2CI—)B.x=,2Br—CI2===Br2+2CI—C.x=a,2Fe2++2Br—+2CI2===Br2+2Fe3++4CI—D.x=,2Fe2++4Br—+3CI2===2Br2+2Fe3++6CI—10⑴Na3AsO4与HI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