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年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创平安、保稳定、抓创新、强管理”社会稳定的总体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切实履行综合治理的职责任务,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水平,为我局创造平安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二、工作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县农业发展稳定大局和局中心工作,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充分调动全局上下抓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性,认真完XX县区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牵头或协办任务。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系统平安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三、工作思路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项目带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既攻克难点、创出特色,又注重有序推进、综合创新,坚持抓重点工作,形成点上深入、面上拓展、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四、工作内容㈠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模式1.增强农业服务职能。各单位(科室)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健全规范服务机制,强化创新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营造廉洁服务环境,做到服务为先、民生为重、关注民意、提升群众满意度,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2.认真组织开展好“大接访、大走访”活动。各单位(科室)要认真开展“大接访、大走访”活动,要到基层调研走访群众、了解情况、掌握实情,及时了解群众的心声和实际需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深入做好组织、宣传、教育、服务群第1页共4页众工作,引导和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分享建设成果。㈡加强和完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1.抓好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各单位(科室)要把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处理群众投诉、上级领导交办事项。切实做到“四早”(早发现、早受理、早化解、早控制),把各类苗头性问题解决在基层、消弥于萌芽状态之中,同时建立矛盾排查化解长效机制,对本单位的矛盾排查问题负责到底,包抓到底,确保不发生群众到县、市、省、进京上访事件。2.做好开门接访工作。各单位要做好接访工作,要建立健全接访制度,每月对接访情况进行汇总,建立台账,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耐心为其解答,并认真做好记录,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能解决的,立即着手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建立对话平台,听取诉求、宣传解释政策、讲明情况,并安排专人限期给予办理3.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各单位(科室)要针对涉农利益、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工作,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出台实施的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按照明确严格的评估程序,“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制。对经评估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事项,不予批准实施或暂缓实施。对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而没进行评估,或不积极运用评估结论,失职渎职、弄虚作假,引发重大不稳定问题或重大群体性事件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㈢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1.强化安全教育。各单位要重视对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防火、防盗、防震等安全常识,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自救能力;要利用展板、宣传栏、横幅、放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综治宣传活动;要鼓励干部职工利用帮扶活动,深入农村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及《农第2页共4页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涉农法律法规,切实增强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2.强化安全监管。局属相关单位(科室)要加大对农资经营户、兽药经营门店进的全面整治,对查出的假冒伪劣、不符合安全规定的产品进行全部没收和销毁。同时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跟踪检测和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