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及教学反思1.小学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设计理念:1、突出重点,学好生字。低年级的每一课识字教学都是重点,本课时采纳随文识字的方法,力求在生动的情境中认识12个生字,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学习中落实生字学习目标。从猜谜语引出小动物的名字,到揭题学“比尾巴”,再到建构儿歌随机学习生字,生字学习贯穿课堂始终,在大量的复现、说话、游戏、运用中巩固。2、亲历读书,获得情趣。读是学习语文最古老的方法,也是培育语感,获得情趣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以读为主儿歌的学习更是如此。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从中感受儿歌的语言美,音律美,建筑美,获得美好情感的熏陶。3、培育习惯,提高素养。在写字中培育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增强学生自我改正错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提高文化素养。预设目标:1、能正确地朗读儿歌,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2、认识问号,初步感受问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能在语境中认识12个生字,认识笔画“ㄥ”,会写“云、公”。信息资源:1、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词语卡片。2、认读课文、生字的相关课件。3、有关介绍小动物尾巴功能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1、猜谜语,认识小动物。2、认读课题中的生字词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2、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3、听同桌读,评价:字音有没有读准。4、齐读课文。三、你问我答,综合学习1、认识问号。2、师问生答,生问生答。(词卡保管员)3、口语交际:松鼠的尾巴好像()。孔雀的尾巴看,好像()。4、游戏:找名字。(出示插图,生贴词卡,认读词语。)5、游戏:找尾巴。(贴词卡,连词成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6、男女对读。(课中操)四、认识生字,发现规律1、字宝宝回家2、比较:把——巴公——松五、观察比较,学会写字1、认识笔画“ㄥ”。2、观察比较:云——公3、师范写,生书空。4、生写字。5、反馈六、阅读资料,拓展知识1、阅读资料。2、集体沟通。3、请小朋友课后再去找一找,看一看,读一读。2.小学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一、教材说明这篇儿歌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儿歌共四节。第一、三节三个问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究竟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一把伞?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看?第二、四节三句话,回答了第一、三段的三个问题。两问两答,像是猜谜语,又像是考别人,别人说不出答案,而是自己自己知道答案,于是迫不及待地说出这个答案。这首儿歌抓住了低年级孩子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首儿歌还告诉学生,身边的事多么奇怪,有的尾巴长,有的尾巴短,有的尾巴像一把伞。有的尾巴弯,有的尾巴扁。还有哪些事物各不相同?需要认真去察看。学习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学习难点是读好问句。二、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认识1个笔画”斜钩”和3个偏旁”矢、八、鸟”。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培育探究的兴趣。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媒体使用课件五、教学建议第一课时一、教学要求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认本课的12个生字,三个偏旁,一个笔画。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写”云、公、车”。二、教学过程(一)趣味揭题,学习生字1、今日,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进行一项特别的竞赛,请我们每个小朋友做裁判。它们比什么呢?2、老师当堂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全文。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老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3、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老师巡视,因材施教,注意读书习惯的培育。)4、谁同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得是否达到了要求。5、小组竞赛,你问我答。6、评议、讨论,指导朗读问句。(三)认读生字、学写生字1、(课件显红12个生字)这些红色的字,你认识吗?做小老师教教同学。2、学写”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