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XX区“互助协会”就业模式的尝试与思考2024年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第一年,如何在当前就业形势依旧严峻的情况下,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特别是引导更多的“405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XX区实行的“互助协会”就业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究。一、就业互助协会诞生的导因持续高压的就业态势。近年来,XX区狠抓就业再就业这一民生工程,统筹规划城乡就业,充分落实政策扶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健全各层级的就业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十五”期间,XX区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63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2625个,城镇新增就业2.02万人,实施就业培训累计5.79万人(次)。尽管如此由于XX区地处泸州市主城区,在解决自有23万非农业人口就业压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之外,还承担了解决市属以上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周边县(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聚集主城区就业的任务。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并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高压态势。已有扶持政策有待整合,措施有待统筹。解决就业再就业尤其是对“4050”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扶持是政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府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和措施较好地缓解了就业压力,但随着形势的进展,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一是已实施的就业措施的潜力已充分开发和释放,短期内无法实现大的突破。如公益性岗位的开发,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城市公共管理维护、社区服务所需的公益性岗位已充分开发,短期内的广度和深度开发受限。二是有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效果不佳。如小额贷款方面,实践中普遍存在贷出额小、发贷对象少(不敢放贷)、还款率低的现象。2024-2024年共贷出60.1万元,到期应还款12.1万元,已还款5.2万元,到期还款率仅43%,主要原因是配套的信息指导、项目指导、服务引导没跟上。三是就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虽然力度大、培训数量大,但培训后就业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培训的时间、内容、有用性等方面,输出地与输入地不相配套,培训的内容不能满足用工方的需求,既没有达到培训促进就业的理想效果,又浪费了培训资源。“4050”就业困难群体有比较特别的具体情况,大多上有老下有小,承担着教育子女、操持家务的重责,文化素养低、外出就业难度大,就地就业的愿望十分强烈如何引导更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更好地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制造更多更有效的就业再就业渠道,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道棘手而又急需解决的难题。鉴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于上述对已有扶持措施力度有限、扶持政策效果欠佳的认识和分析,我们结合本地产业进展状况和“4050”就业困难群体的实际需求,思考是否可以实行把若干贷款创业者就业者组织起来联合创业的办法,集合财力智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和成功系数,把政策集中扶持、优势创业项目引导、针对性技术培训等要素整合起来,进行集体互助式就业,实现一体化模式的最佳效益。二、就业互助协会的运作模式和运行概况(一)茜草镇鹅宝山劳保手套互助就业协会产业依托——况场镇劳保手套协会。况场镇劳保手套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年产(销)量8400万双,占国内劳保手套市场份额的15%,有较稳定的市场需求,技术要求不高,属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构成——“三长”(长起、长挖、长液)所在地茜草镇下岗失业人员。该镇聚集了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利用茜草镇鹅宝山社区闲置的旧厂房改造成加工场。协会成员主要来自居住该镇的具有就业愿望和一定就业能力的“4050”失业人员,在政府引导下自愿协商组成。资金来源——由社区担保,会员申请获得小额贷款。同时,利用现有的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给予协会会员社保、培训等政策补贴,政府也从就业再就业资金渠道给予适当的资助。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技术培训——聘请况场镇劳保手套协会缝纫师傅为该协会培训第一批技术骨干25名,这25人掌握技术后,协会启动生产,一边生产一边培训第二批学员。运行方式——主要为况场镇劳保手套提供缝合环节的加工,即:从况场来料→茜草加工→况场劳保手套协会销售。通过签订来料加工购销协议,明确加工费用和质量要求等权责。收入来源——初期主要靠从劳保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