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课题讨论实施方案课题讨论实施方案篇一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切实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进展和老师专业成长,将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层次推动,引导学校教研组的老师积极参加教育讨论,把科研与教研、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我校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战略转变。经学校讨论,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讨论”的教育科研理念,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实实在在,对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立为“小课题”,开展实实在在的讨论,并通过小课题讨论工作,探究总结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的校本讨论新模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实施目标1.通过小课题讨论,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2.从机制上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形成教研组科研氛围,提高教研成效,促进教研组建设。3.通过小课题讨论,提高老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老师专业进展。三、总体思路以学科组(语文组成员众多,也可以分为两个组)为单位,组织构建讨论团队,开展讨论,学科组长原则上就是课题负责人。老师个人也可以单独申报进行小课题讨论。形成以课题讨论引领教学讨论和老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引导老师立足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实际,观察发现教育教学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在常规教研活动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解决问题,提炼形成教学策略,指导自己和同伴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进展。四、实施流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选题。填写《福华小学小课题讨论方案》(附件一)。学科组(老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仔细分析筛选,确定讨论课题选择的讨论课题,应该具备“针对性强、切口小、讨论周期短”的特点,一般应是所任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个案例等。小课题讨论周期不要太长,原则上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2.申报立项。参加“小课题讨论”的学科组(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教科室提交《福华小学小课题讨论方案》,确定讨论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讨论的方法、步骤等。学校教导处组织力量对提交的课题进行审核,在一周内公布立项的小课题。不合格的,须重新选题、申报,直至完成立项。3.实施讨论。课题负责人组织成员根据课题方案,有计划地开展讨论工作,积累讨论过程资料(同时完成附件二、三),建立小课题讨论档案袋。将常规教研与小课题讨论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开展实践讨论,从而解决问题。教导处将对讨论进行督查指导。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结题(中期小结)。每个学期结束,都要开展小课题讨论成果总结鉴定汇报会(周期属于一学年的,要开展中期成果鉴定汇报会),学校对讨论状况进行评估。课题成果一般应是一份总结报告(附件四)和相关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讨论课题的论文、案例等以及讨论的过程性材料)。结题程序为:(1)课题组及时整理讨论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撰写讨论报告;(2)将讨论报告、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交学校教科室;(3)学校教科室组织有关人员听取讨论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讨论者宣布评审意见。5.成果鉴定与推介。结题后,学校将对开展的小课题讨论成果进行鉴定、评奖。对优秀的讨论成果进行全校推介,推动成果在学科内及学科间的应用与共享。五、课题管理1.营造良好的小课题讨论氛围。学校积极提倡和要求全体老师参加到课题讨论中来,并提供理论上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讨论”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实、快”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促使广阔老师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奇感,引导课题组选择一些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的问题进行科学讨论,从而克服传统课题讨论“假、大、空”的不良现象。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小课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小课题讨论的指导和评审等工作。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福华小学小课题讨论实施方案》,加强讨论的过程管理,对立项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