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父亲节国旗下讲话稿:孝老爱亲昨天是母亲节,6月16号是父亲节,设立节日的目的是提倡尊老爱亲的社会风俗。尊老爱亲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进展进步的基石。“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爱亲者不敢恶于人”……这些名言都说明,孝老爱亲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繁衍生息、代代相传的传统。今日我借助国旗下讲话这个宝贵机会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的故事,其中临沂孝子有7位,他们分别是:负米养亲的子路,单衣顺母的闵子骞,啮(nie)指心痛的曾参(zēngshēn),戏彩娱亲的隐士老菜子,鹿乳奉亲的郯子,闻雷泣墓的王裒(póu),卧冰求鲤的王祥。今日我们讲讲子路、闵损、郯子和王祥的故事。1.负米养亲:孔子学生子路,平邑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2.单衣顺母:孔子学生闵损,平邑人,还有说是费县汪沟镇人,其中汪沟镇闵家村有其故居纪念地。其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常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后,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3.鹿乳奉亲:郯子,郯城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4.卧冰求鲤:王祥,兰山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渐渐长大,不再需要父母的搀扶。但我们怎可忘记,父母曾因为给我们撑起一片天。我们不应该再当小公主、小皇帝;不应再认为父母养育我们是理所当然,孝不再是义务,它是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和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胸怀一颗感恩的心,用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言一行来温暖父母,用一举一动来孝敬父母吧!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