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建设工作打算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是全县上下的热切期盼。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环境建设,始终把优化社会环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坚定不移地抓引导、抓整治、抓规范、抓落实,全县大局保持了持续和谐稳定。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县社会环境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很多。为进一步加强社会环境建设,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当前我县实际,特制订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平安和谐为目标,以强化基层基础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标本兼治、预防为主,防范在先、把握主动”的基本原则,突出抓好对敌斗争、矛盾化解、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社会管理、文明和谐六大任务,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县、打造富裕生态和谐”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县社会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XX年,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分别降至全市平均发案率以下,无黑社会组织犯罪,无造成重大影响的恶性暴力犯罪;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健全完善,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发现和化解;信访工作达到“三无”要求(无进京集体上访、无赴省集体重访、无信访积案),基本杜绝违法信访和非正常访;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45以下,工矿商贸企业死亡起数和人数不突破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目标下降到5以下,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控制目标达到80%以上;全民文化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争创第七届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各类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完善,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全县政治安定、治安稳定、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对社会环境建设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二、工作重点第1页共7页1、加强对敌斗争,确保政治安定。强化信息预警,及时掌握敌、社、政情动态,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加强对政治敌对分子、“法轮功”邪教分子、涉疆涉藏人员的管理控制,确保不发生聚集滋事、反动宣传、破坏捣乱事件。认真抓好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确保重要敏感时期不发生问题。大力深化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每年开展一次警示教育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活动,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自觉同邪教作斗争。加强宗教组织管理,破除封建迷信,防止邪教活动滋生蔓延。2、完善排调机制,及时化解矛盾。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抓好乡镇、村居排查调处场所建设,20XX年健全县、乡、村三级排查调处机构。整合工作力量,通过专兼结合、交叉任职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把综治、信访、司法等部门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排查化解矛盾的强大合力。加强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的有效衔接,形成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落实排查、登记、上报、调处、通报等工作制度,实现排查调处制度化、规范化,到20XX年,排查率、调处率达到100%,结服率达到90%以上。强化源头预防,认真落实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度,全面加强农村集体资产、集体资金和集体资源的管理,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规范农村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村干部管理的有效途径,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到20XX年,基本形成预防和化解农村矛盾的有效机制。3、着力解决问题,维护信访稳定。认真落实县乡(县直部门)党政领导公开接访、信访热线、网上信访、绿色邮政等制度,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下访、约访、陪访,畅通信访大渠道,20XX年底建立起完善的社情民意反映机制。加大信访积案治理力度,对全县所有积案拉出清单,切块研究,分类治理,集中解决。强化初信初访办理,健全完善领导包案、挂牌督办等工作制度,强力推进息诉罢访,到20XX年基本杜绝重信重访。突出事要解决,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做好说服解释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矛盾吸纳在基层,逐年减少越级访数量。完善依法治访措施,对违法第2页共7页上访人员,根据不同情况,依法严肃处理。健全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机制,完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