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VIP免费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1页
1/8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2页
2/8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3页
3/8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原文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比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乐趣。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教学过程】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一、游戏导入认识“古”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左,你说右。谁听清楚了?上——下左——右远——-近开——关男——女粗——细高——低宁静——喧闹勇敢——胆小寒冷——炎热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3、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板书课题:古对今古是今日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4、男女生合作读。5、我们读一读今日要认识的生字,用手指着带拼音的字。6、(1)出示图片,谁读这两个字:古今(2)看这两个图形:圆方比较圆和园(3)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呢?(严寒)(4)冬天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什么季节?(酷暑)①“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谁读这两个词语?(春暖秋凉)看第一幅图:说几句话,第二幅图:秋天来了,天气转凉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6)读第一小节。7、(1)再看这两幅漂亮的图片,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有什么?(日)“晨”可以组什么词?(早晨、清晨)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暮:“暮”也含有“日”,两个日字都藏到草丛中,太阳藏起来了,不就是太阳下山了。这时候就叫“暮”。(2)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雨字头)(3)什么是“和风”?“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意思相近?有谁知道什么季节(时候)有和风、细雨?春天。春天风轻轻地吹,雨丝细细的。读这两个词。(4)什么时间能看到“朝霞”?(早晨)“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黄昏、傍晚)夕和哪个字相似?(多的一半)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让我们读一读第二小节吧!8、(1)谁流口水了?什么样的桃子?什么样的李子?(2)柳杨都是什么偏旁?看着图片背诵《咏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4)想象说话:师:听,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什么呀?——鸟语花香。(5)感情朗读: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三小节,赞美春天的美景。三、送字回文,诵读韵文(拍手读)背诵。四、游戏激趣,巩固识字1、读词语,同桌互读,找一组展示。2、有不认识的吗?找同学帮忙。3、单独出字,同桌互查,组词,展示。4、多音字,5、坐汽车放气球游戏。五、手指操游戏。六、观察字形,指导写字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凉、细、语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3、指导书写,强调主笔。4、观察写字姿势。5、自己练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