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三国论英雄——《三国演义》读书交流课【作品分析】《三国演义》主要讲的是蜀、魏、吴三国纷争的故事。它叙述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到西晋太康元年三国统一为止,描写了近百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书中刻画了近千个人物形象,个极其态。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则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三国演义》中还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设计理念】让经典阅读根植孩子的童年,必能滋养孩子心灵,擦亮孩子人生底色。开展班级读书会,着力于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对话平台,实现生生、师生、生本的对话,在交流与感悟中,分享经典阅读的情趣,厚实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对象】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初步了解三国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2、在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1.老师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2.学生认真阅读,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3.课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歌曲激趣导新课。(课前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1.师:同学们,你知道课前播放的这首歌的歌名吗?它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呢(《三国演义》)2.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也是节选自《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你能简单讲一讲故事的内容吗?3.生讲述《赤壁之战》。4.师小结:人们常说,看《红楼梦》识世态之炎凉,看《西游记》说神话之离奇,看《水浒传》叹梁山之英雄,看《三国演义》学世间之智慧!《三国演义》是我国军事布局谋篇之集大成者,这是一部展现大将风度的巨著,这是一场智慧与智慧的较量、忠与义的赞歌、奸与险的批评……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畅游三国,去畅谈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三国人物。(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歌曲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所讨论的话题。)二、三国知识知多少。1.师:课前,同学们已经认真阅读了《三国演义》,老师想知道同学们对三国知识到底了解了多少。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抢答题。请同学们听抢答规则:在老师念完题后,知道的同学不用举手,站起来就行,我们请先站起来的同学回答。2.师读题,生抢答。(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2)“三国”指的是哪三国?各国首领是谁?(3)“卧龙”、“凤雏”分别指的是谁?(4)是谁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5)是谁在长坂坡一战中,在长坂桥布疑阵唬阻曹军?(6)“宁叫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7)“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8)诸葛亮病死何地?(9)“三英战吕布”中“三英”指的是谁?(10)三国被灭的顺序是怎样的?(设计意图:课前学生已经认真阅读了《三国演义》,此环节侧重于了解学生对本书的熟悉程度,以抢答的方式进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三、三国人物众口评。1.师: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刻画了上千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你能根据《三国演义》中一些人物形象的文字描述,来猜人物吗?2.指名读相关文字,学生猜人物。(1)人称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刘皇叔三顾茅庐,遂允出山相助。曾舌战群儒、借东风、智算华容、三气周瑜,辅佐刘备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更取得荆州为基本。(诸葛亮)(2)他手持青龙偃月刀随刘备东征西讨,平生最重义,后被民间看作忠义的象征,亦称“武圣”、“关二爷”。他在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