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二年级语文《一封奇怪的信》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一封奇怪的信》原文我刚把信塞进邮筒,觉得有人拽我的衣襟。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姑娘。她举着一封信,秋风吹得她直流鼻涕。“叔叔,请您帮我把信放进去,我够不着。”这真是一封奇怪的信,沉甸甸的,信封上贴着一张邮票,可是却一个字也没写。“你几岁啦?”“五岁半。”“这里边装的什么呀?”“槐树籽!”她骄傲地回答。“槐树籽?”我不解地问。“您不知道?”她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广播里说,全国都要支援西北种草种树。这槐树籽是我和小明一起拣的。我俩商量好了,这件事谁也不告诉!”我掏出钢笔,在信封上工工整地写上:“甘肃省人民政府收,石家庄儿童寄。”我抱起她,说“你亲自把信放进去吧!”【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一封奇怪的信》教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目的:1、认识“姑、娘”等14个生字,会写“信、呀、怪”等8个字及以下词语:姑娘、种树、奇怪、举着。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儿童关怀国家大事,关怀绿化的美好情感。课前准备:1。字卡、词卡。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识记生字读音2、小组讨论沟通生字的识记方法3、班上沟通汇报识记生字的成果4、巩固识字。通过拼字,连词,做动作等方式识记生字。三、读文讨论,评价人物朗读课文,讨论问题。1、小姑娘为什么要邮寄槐树籽?2、你觉得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些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方看出来?讨论方式:学生先自己读书感悟,再小组沟通,然后各组代表全班沟通,老师可适时评价指导。四、说话训练,提升情感你喜爱小姑娘?为什么?五、分角色演读课文1、老师扮“我”学生扮“小姑娘”,分角色演读课文。2、学生小组分角色演读课文,老师指导。3、让学生上台演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巩固认字。1、游戏认字“击鼓传花”,花到谁手中,谁上台读生字并组词。2、读句子小姑娘请我把这封沉甸甸的、贴着邮票的信封投进邮筒。二、书写生字1、自主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按结构归类。2、老师范写,学生观察,注意笔顺、间架结构。重点指导书写“树”’“举”这几个字,其他的字让学生自主书写。3、描红、临写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评价。【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一封奇怪的信》教学反思今日,我执教了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的课文《一封奇怪的信》,课文讲述了作者亲眼目睹并帮助一个五岁半的小姑娘为西北地区邮寄槐树籽的事,赞扬了小姑娘关怀国家大事、关怀西北绿化的美好品质。整篇课文情节简单明了语言朴实无华,饱含深情。课后,在回顾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对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各环节进行了反思。一、教学预设——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学活动具有着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精心的预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备课时,我力求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我根据逐渐缩小语境的教学理念,安排了有梯度的识字训练,并在课题中进行识字、写字。这样安排旨在体现随文识字,让识字活动贴切而自然。在精读课文这一环节,我结合文本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抓住信的奇怪和对小姑娘进行评价这两个方面,运用分角色朗读,评读、品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我的教学设计紧紧抓住了年段特点,学科特点,结合文本的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繁琐的环节,板块清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教学的生成——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努力把握住了以下几点:(一)导入环节设计亲切而自然。开课时,我用给女儿寄信的事情引出“信”和“信封”,并有意强调这个信封很薄以及寄信时需要写上地址和姓名。为后文理解“信的奇怪”做铺垫,也做了个小小的暗示。学生一下子就被这封信吸引住了,饶有兴味地进入了课文的学习。(二)随文识字写字。课标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并注意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由于生字出现在了课题中,在板书课题后,我就安排了“奇”字的写字指导环节。以“大字不大真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