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1-1细胞生活的环境第1课时学生完成所需时间班级姓名第小组【学习目标】能记住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解决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的相关问题。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学习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学习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方法指导】【知识链接】1.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原生动物生活在水中,可以通过表膜(细胞膜)与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1.体液:人体内的全部液体,其组成为(细胞内液、细胞外液)。2.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其各成分的关系如图:关系:与内环境各组分有关的细胞的具体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基础过关】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阅读P2-3)1.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从外界获得必需的养料和氧。多细胞生物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必须依靠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他是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2.体液包括(约占2/3)和(约占1/3),后者包括、、和等。这三者共同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3.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绝大多数组织的细胞生活的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用心爱心专心4.体液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二.细胞外液的成分(阅读P4)血浆:血液中除血细胞以外的液体部分,其中90%,1%,7—9%。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整体把握】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⑴人体内环境是指,即图中的标号等部分。⑵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如何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用图中的标号和箭头表示)。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用图中的标号和箭头表示)。⑶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⑷由此可见,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局部探究】1.(A)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A.淋巴液B.组织液C.血浆D.唾液2.(A)在下列物质中,不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气D.氨基酸3.(B)血细胞、肌肉细胞、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A.血浆、体液和体液B.血液、体液和淋巴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4.(B)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5.(C)血浆中水的来源是()A.组织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和组织液D.消化道和组织液6.(C)下列各组化合物,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用心爱心专心A.O2、C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水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HPO2-4、葡萄糖、氨基酸【深化提升】细胞外液的成分:请大家阅读教材P4资料分析“血浆的化学组成”并思考下列问题: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进行归类?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4.HCO3-、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5.任选其中一种成分,分析他的来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练习巩固】1.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A.淋巴液B.组织液C.血浆D.唾液2.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A.Fe2+B.K+C.Na+D.Ca2+3.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数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中氧气的浓度B.细胞膜上氧气载体的数量C.细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D.细胞中ATP的数量4.人体组织液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至少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