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铬废水处理技术关键词:含铬废水来源危害处理方法一、电镀废水的来源:1、清洗:为了防止电镀过程中对下一种溶液的污染,避免溶液的成分或Ph值等的变化,保证镀件的使用性能,避免在制件上生成难以除去的物质,所以要进行清洗。而清洗是电镀废水的最主要来源。2、镀液过滤,为了保证镀液性能及镀层质量,必须保证镀液的清洁,所以要进行镀液的过滤。3、在电镀操作过程中,常带有镀液及处理液的带出,由于挂具设计不合理、装挂方式不考究、操作时不在槽子上方停留,增加镀液的带出量。4、溶液的废弃:在电镀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许多溶液都有一定的寿命,要对溶液进行更换。二、电镀废水的危害:酸碱废水:排水江河危害水中微生物的生活,而影响水质,排入农田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影响土壤肥力及透力、蓄水性,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鱼类、牲畜等食用了酸碱费水,对其肉质、乳汁将产生影响,危害人体健康,渗入地下后,影响工业生产。含氰废水:氢氰酸和氰化物能通过皮肤、肺、胃,特别是从粘膜呼吸进入体内,与三价铁离子络合和含铁呼吸酶结合,引起组织的呼吸麻痹,造成窒息死亡。含铬废水:含铬废水可以有致癌的作用,对人体的皮肤有危害,对呼吸系统有损害作用。三、处理方法:化学法处理含铬废水:1、沉淀法:是使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状物质变为新的固体物而分离出去的方法。2、氧化还原法:在化学反应中若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即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数发生了变化则为氧化还原法。工艺流程图:化学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有槽内处理、间歇处理、连续处理和气浮处理4种方式。这里以间歇处理为主。间歇处理工艺流程:反应池容积一般按2~4h的废水量设计,反应池设有空气搅拌或水力、机械搅拌,投药方式采用干投,反应池设有两格,交替使用。化学还原法其它工艺:化学法综合处理流程:反应池含铬废水反应池还原剂压缩空气碱沉淀池污泥干化池出水排放污泥送处理站还原剂碱压缩空气含铬废水调节池反应槽沉淀槽排放亚硫酸盐硫酸氢氧化钠PAM污泥污泥脱水氢氧化铬污泥3、电解法:电解法处理工艺流程图,其中调节池的有效容积按不小于2h的平均流量计算。: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参数:废水pH值。电解后含铬废水的pH值的提高程度与电解前废水中的Cr6+浓度和废水离子的组分有关。Cr6+浓度越高,pH值提高得越多,一般电解后pH值提高1~4。实践表明,原水的pH值低虽对电解有利,但对氢氧化物的沉淀不利。一般电镀厂的含铬废水的PH值为4~6.5,电解后为6~8.因此,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一含氰化锌废水反应凝聚沉淀含氰化铜废水反应凝聚沉淀含酸碱废水PH调整酸性镀铜废水铝氧化、镀锡废水含镍废水PH调整凝聚沉淀钝化、镀铂废水集水槽亚硫酸氢钠法铁氧钵法铁屑法酸洗废水集水槽回收FeSO4中和酸洗废水集水槽回收铜盐中和再利用PH调整凝聚沉淀再利用凝聚沉淀凝聚沉淀凝聚沉淀混合过滤PH调整集水池排放再利用锌污泥脱水冶炼锌铜污泥冶炼铜铁污泥镍污泥铬污泥铬污泥铬污泥冶炼铁镍冶炼铬冶炼车间含铬废水调节池泵提升恒定流量电解槽水射混合器盐水槽电源沉淀和过滤污泥干化脱水污泥处理或利用出水回用或排放般不需调整废水的pH值。电解槽极板间距。电解除铬装置的电解槽极板间距多数为为10mm,也有采用5mm或20mm的。减少极板间净间距能降低极板间的电阻,使电能消耗降低,并可不用食盐。但考虑到安装极板的方便,极距(净距)一般采用10mm。阳极钝化和极板消耗。为避免阳极钝化,可采用电流换向、投加食盐、降低PH值和提高电极间的水流速度等措施来实现。阳极耗铁量主要与电解时间、pH值、食盐浓度和阳极电位有关。当PH值为3~5、Cr6+质量浓度为50mg/L时,铁极板消耗量Fe:Cr6+(质量比)为(2~2.5):1。铁极板的消耗量还与实际操作条件有关。3.1.1.4电流换向。为了避免阳极钝化,电解槽的电极电路一般按两极换向设计。电极换向除能减少钝化作用外,还可使极板均匀消耗。因此,设计电解装置时应考虑设计电极换向装置。电极换向间隔时间可按水中含铬浓度、极板布置情况及是否投加食盐等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以没15min一次为宜。投加食盐。电解时在水中投加食盐以增加水的电导率,使电压降低,电能消耗减少。食盐中氯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