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猴子种果树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童话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也没有主见,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猴子种下梨树苗,就等着吃梨子。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写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第9自然段写猴子总是拔了种,种了拔,结果什么树也没种成。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表演,从中理解深刻的道理。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2.领悟猴子为什么什么树也没有种成。教学准备:图片、生字卡、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2个字只识不写。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猴子,看图认识猴子。2、齐读课题3、初读感知,自主设疑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4、梳理问题二、初读课文1、整体把握,正确读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A.画出生字、词语B.画出长句子,练习朗读C.标出自然段序号,练习读通课文(2)小组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3)集体认读生字词:A.指名认读,学生评议。B.开火车认读。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看谁能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谁?写关于他的什么事?(2)学生评读(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4)指名汇报3、教学生字,指导书写1(1)出示生字卡片。(2)观察,引导分析字形。(3)学生按笔顺描红。三、延展学习1、学生编题训练(1)学生围绕本节课所学,提出问题。(2)指名回答2、教师编题训练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3、小结评价(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猴子下山》的故事吗?老师今天就给大家讲这么一个故事。板书:猴子2、这只小猴子不甘心,他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果实,于是他决定(板书:种果树)3、齐读课题后质疑:4、梳理问题(1)那猴子是怎样种果树的?(2)后来它吃到水果了吗?二、精读课文(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出示最后一段:齐读小猴子有收获吗?(生齐答)(板书:什么树也没种成)2、他到底种了哪些树呢?自由读3、认读生词:刚才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老师想看看你们能叫出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吗?(指名读—齐读)4、指名回答:小猴子到底种了那些树呢?(相机板书:梨杏桃樱桃)5、猴子最先种的是什么?随机板书学生回答的梨树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猴子种梨树的情景吧!(二)读中感悟,深刻领会课文寓意A、1、讲读第一~三段(1)指名读(2)你为什么这样读?(3)真是一只勤劳的猴子,我们也要向他学习。他真想快点儿吃到梨子,多着急呀!谁能读好这一段,让我们感受到他着急的心情。(再指名读)(4)齐读过渡:按理说,在猴子的细心栽培下,梨树会长的枝繁叶茂,然后结出满树的果子,没想到2乌鸦的一番话改变了他的想法,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2、3段,用“——”“~~”分别画出乌鸦和猴子的话。边画边读2、乌鸦是怎么说的呢?出示:乌鸦说的话(1)指名读(2)乌鸦说的话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理解:农谚——农民伯伯在种果树中,总结出的果树的生长规律。梨五杏四——梨树要五年才能结果,杏树要四年才结果。(3)耐心:五年啊,这么长的时间才能吃到果子,你能等的及吗?等多久都不怕吗?(及时表扬有耐心的孩子)(4)生活中你做什么事需要有耐心?出示补充句子:()在耐心地()。3、乌鸦就是对猴子的耐心产生了怀疑,并替他担心。你能读出乌鸦说话的这种语气吗?指名读——评价——齐读(我听出来了,你是在替小猴子担心呢!还有不同的语气吗?)4、猴子听了乌鸦的话就改变主意了,他是怎...